>
这固然是赵朔的心愿,可蝼蚁尚且贪生,一味低头没有好结果的。
皇后没料到赵朔揭开自己心属的时候会这么早。更没有料到这试探如此直白,先是将赵霈变为嫡子,且不与自己联系起来,然后配备名师,让他没有封地王位就出阁受讲。
他才五岁,虚岁也才六岁而已。
皇后简直想问赵朔到底知不知道这样或许会害了他的太子,但旋即又觉得还不如问夫妻一场,真要走到今天,不信她到这种地步么?
想也知道不会有答案。
但倘若问问自己,皇后又很明白,她确实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真正毫无私心的扶持赵霈登基。
说来其实符合常理。她有的是儿子,亲生的,抱养的,好几个,哪一个做皇帝不好过赵霈登基?她并非别无选择,何况赵霈太小了,这就是他最大的劣势。
其他几个已经封王,且颇有威信,且皇后还活着,赵霈只是礼法上算作嫡子,但也勉强,如果真要攻讦,不是找不到弱点。
这个局面早就注定了,因此赵朔给赵霈最大的依仗是军权,是顾寰毫无争议的威信和他手中的大军。
真是慈父心肠。
皇后在灯下焚烧一张纸,忽然想起赵济的忌日已经过了。
现在又有人要走到他的老路上了。人啊,为什么总是这样。这一回她真的不再是贤妻了,想想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简直像是梦一场,又像是个笑话而已。
哈哈。
第一百一十五章,赵霈
皇后的本性,其实和赵朔十分相似,否则夫妻之间也不至于能够配合无间。多年来这对夫妻其实并不依靠情爱维持婚姻,而是无法分割,互相依仗。因此赵朔的内宠颇多,皇后也并不真正在意,皇后在赵济一事上究竟无辜与否,赵朔也不会真正追究。
他们保有一种默契,是因为他们所有的已经太庞大了,轻易不能翻脸,更不能动摇。
有一道线必须被坚守。因此既然赵朔已经决定以赵霈入储,那么下一件事就是如何让皇后与皇后之子接受这个结果。赵霈的出阁受讲就是一个契机。
庄明皇后已死,在世的皇后与太子之间,就必须保有一种默契,至少表面上维持合乎礼法的关系。至于已经年长的几个儿子,赵朔决定,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让他们自愿交出手中的权力,用顾寰的势力威逼,再收走皇后手中的权力,以此抽干他们反抗自己的力量来源。
因此,没多久后宫之中就有了新起之秀。是年轻的前朝世家之女,貌美且温柔,得到的堪称逾格之宠。有人说她长得像故去的庄明皇后,是皇帝挑选来抚平失去从前的顾夫人之痛的。也有人说她的面相贵不可及,是青鸾入命。传言纷纷扰扰,但是见到这位曲夫人的人却不多。她自从见宠于皇帝,就时常近身奉驾,春从春游夜专夜,在宫中声名鹊起的同时,也在朝中引起一阵波澜。
或许有人看懂皇帝的意图,或许并没有人明白曲夫人出现的玄机。但总之没有多久之后,皇后再次病了,宫中的权柄这一次就从皇后宫中到了曲夫人的手里。表面是如此风平浪静,权力的交接轻而易举就成功了,但其下到底是什么令人如芒在背,就实在难以看清。
这时候惠王已经出征在外,顾寰和齐昭昀都在京,六皇子出阁受讲当日,两人都在场。
宫里的孩子早熟一些,何况赵霈的母亲是那样的女人,赵霈对母亲的感情和普通的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也并不相同。受讲日仪式过后,顾寰在偏殿里歇息,赵霈悄悄溜进来,站在他面前,一张小脸儿绷得紧紧的,神情坚毅之中带着倔强:“母亲不会再回来了,是吗?她为何扔下我?”
顾寰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觉得赵霈现在的模样,说的话都像曾经的自己。虽然情景并不完全相同,但这种感觉是想通的。说是她死了未免太残忍,但她确实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其实顾寰心中一直有疑惑,到底姐姐爱过这个孩子吗?她不是那种做了母亲就有慈爱之心的人,倘若真的想齐昭昀所说,她早就下定决心,早就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那她还会在人间留下这么多的眷恋吗?
赵霈虽然是皇子,且如今顾寰已经看明白赵朔的意图,也不觉得这就算是什么应有尽有的人生。母亲早亡,兄长成年的幼年太子,自古以来有过几个?能有几个成功登基,而不遭遇逼宫造反夺嫡的?赵朔固然是把顾寰当做一个保障,但顾寰却不觉得只有自己就能镇住一切作祟的人。
说到底还是要时间。
他干脆伸手一把捞起赵霈,搂在自己怀里,摸了摸这孩子的后背:“你还有舅舅。”
赵霈大概从没有想过会得到这种回答,浑身都是僵硬的,像是根本不习惯被人抱一样。想来也是,君父威仪具足,母亲疏远冷淡,虽然自由,但其实也很可怜。赵霈这或许是头一次被抱在怀里,过了片刻才软化下来,伸出两只小手搂住顾寰的脖颈,叫了一声舅舅。
顾寰并不愿意骗他,于是说的大多都是实话:“倘若有别的办法,你母亲一定不愿意离开你的。她只是不得不去。她已经把你托付给我,我就一定会护着你。你不要怕。”
至于赵霈到底怕不怕,那简直是不用说的。顾璇玑死后,赵霈也不能独居一宫,赵朔再没有别的年幼皇子,也不怕什么,就把他带到自己身边起居。但赵朔自己越来越恩威难测,身边几乎是密不透风的,赵霈也没有多少机会,时时都在父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