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姜云村的村民都已经提前耕好地,就差水来播种浇灌,再晚点就赶不上时节了。
西原乡的地理真是没的说,北面有渭水河,南面有灞水河,夹在两个大河中间,偏偏都没养到西原乡。
李恪想到能用水车,把水从渭水河运到姜云村。
李恪带着人一边弄水车,一边让姜云村的人砍竹子。
水车这东西真不难,甚至在隋朝的书籍上都有记载。
李恪原本以为,这是给姜云村弄,另外两个村子的人不会来帮忙。
可是刘家村的村长儿子刘强带着人也来帮忙,还热情的很。
几天的相处下来,李恪在刘强这里也知道了刘家村的由来。
要说刘家村的根源,能追溯到周朝,秦朝统一天下后,周朝的人也就流散各地各自改姓。
周朝的祖先能追随到黄帝,黄帝有个曾孙叫帝喾,帝喾有四个儿子。
老大挚,二儿子尧,三儿子契,四儿子后稷。
挚接替黄帝当天下之主,但是后来部落族长们推举“尧”为帝。
尧舜禹一代代禅位,最后被契的后代“成汤”灭了,成汤建立商朝。
后稷带着人到了陇东地区发展,后人自称周人,后来周人打败了商朝,建立周朝。
所以这几百年间的大乱斗,说到底就是四兄弟的家务事。
“后”字在甲骨文里,也是帝王的意思,“稷”在甲骨文就是“粟”的意思。
所以后稷,就是小麦之王的意思。
后稷很会种地,把本事传给了后人。
后人种地也很厉害,就一直在王朝里担任农业管理。
后稷的名字,就成了官名。
后来又渐渐地,叫成了“司稷”,司就是掌管的意思,司社稷就是指的掌管种地的官员。
陇东地区的山是很特别的地理。
没有任何的山谷,就是两座山紧挨着,山下一点平地都没有。
所以陇东地区的百姓都是在山上种地,住的地方也是山间的“窑洞”,出门就是自己的土地。
后来周朝灭亡,周人流散各地。
刘家村这一支,祖上也担任过管理农业的官员,这才能在长安有地方扎根。
关中地区可比陇东地区更适合种地,刘家村的人身为后稷的后人,自然种地本事也在。
还是最先在这里扎根的,当地肥沃的土地早就被刘家村站完了。
后来王家村和姜云村都没刘家村过的好,就是刘家村土地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