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南唐君主李煜 > 第85章 一箭四雕(第1页)

第85章 一箭四雕(第1页)

此一战,南唐用了“添油战术”,物理意义上的。

也许在几百年之后,史官在《新南唐史》上会写下这样一笔:“是夜,南唐太子智用火攻,焚敌于裕溪河口,毁船四十余艘,杀敌三千,谓之和州大捷。后,遣义军千人潜入后周,刘承勋密谋巢湖水道,敌疲之际,抢战舰若干。”

眼前的战争已经到了尾声,至于占领和州,不要开这种玩笑,后面几万援军马上就到,再不跑就晚了。

没人相信后周水师会全军覆没,后方的守军,甚至怀疑情报是假的。

就凭那些吓破了胆的唐国人?他们敢来才怪!

一万七千余人的支援部队赶来之后,顷刻之间,全都傻眼了,他们看到的只有冲天火光、满目疮痍、残垣断壁、血流成河!

不仅如此,一千名乔装打扮的神威军,也已经悄然过江,他们将以“逃难百姓”的名义,从和州出发,化整为零,沿着庐州、濠州、宿州、徐州的路线深入后周腹地,时刻准备接应汴梁之人。

此番战后,最难受的人是镇守巢湖区域的保信节度使。

保信节度使的名字很有迷惑性,他叫赵匡赞、字元辅,如果只看这个名字,很容易和赵匡胤联想起来,可事实上他原籍蓟县,跟赵匡胤八竿子打不着,论身世,赵匡赞还要比赵匡胤高不少,他是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的儿子,祖父更是当过辽朝的丞相。至于他本人,也不得了,幼年曾经被后唐明宗喜爱,特别赐给了一个“童子科及第”的身份。

几经辗转,赵匡赞在后周建立之后,果断投靠了郭荣,在淮南之战中立了不少功劳,因此就地荣升节度使。当然,他的名字实在太扎眼,历史上北宋建立之后,就果断的改成了“赵赞”。

单从军事角度说,赵赞管辖的区域,集中于九曲、官塘、朱塘、余埯等二十多个大镇,陈兵于此,皆沿着裕溪河分布,裕溪河口又直通巢湖,因此和州周军水师被偷袭,他最先接到了朱凯杰的求援。

支援同僚,没什么可说的,赵赞亲自带队赶往裕溪河口,一路上见到不少逃难民众。

这其中有些是真的逃难之人,因为不明原因,火光冲天,加上有匪人趁火打劫,沿途不少民房被点燃,那个时代又没有消防队,火灾蔓延、一烧一大片。

沿途难民数量不断增加,大大延缓了行进速度,支援军队大概用了一个时辰,才匆匆赶到裕溪河口,此时南唐水师早就撤退了。

既来之,则安之。

赵赞当不成“救火队员”,就只能当“救护队员”,从战场废墟当中寻找生者,交给军医看护,同时组织人抓紧修正防御工事,天知道,南唐还会不会再打过来。

李煜是不会再来的,可就在赵赞赶往裕溪河口的同时,另一队人也悄然出发。

刘承勋也带领一千人,在李景达率领抚州军攻坚的时候,就悄然从下游位置出发。

巢湖进入长江的河口有两个,一个是与采石矶对应的裕溪河口,另一个是下游的牛屯河。

出发之前,南唐水师改头换面,换上后周军队的服装,升起后周军队的大旗,大摇大摆地溯流而上,事实上,根本没人在乎一支军队了,因为下游滁州、扬州的军队,已经和林仁肇部接触了,距离和州位置越近,战争的气息就越浓,双方都在调兵遣将。

刘承勋指挥的都是小型战船,走舸、游艇、艨艟、斗舰,只有一艘较大的商船,用来拉船工。

这些人没有带多少兵器,因为本就不是打仗去的,真要打起来,带多少兵器也不够。

赵赞、刘承勋的行程,完美形成了“时间差”和“空间差”,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一个来、一个去。

待到刘承勋赶到巢湖水道的玉仙湾,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后周这是造了多少战船!密密麻麻,连水面都遮挡的严严实实!

那就别客气了,前面你们先打着,我来偷家。

如果只是驾驶船只,用不了多少人,一人观察、一人掌舵,配30-50桨足够。

开始吧,杀人、抢船、拿不走的烧掉,一条龙服务,很符合刘承勋的性格。

根据孙晟提供的情报,玉仙湾的驻军至少有五百,另有不少工匠,可战斗过程中刘承勋发现,最多三百士兵,还不是那种久经沙场的,连个像样的指挥都没有。

归根结底,后周这边赌南唐不敢动武,认定李煜软弱可欺,可是,人是会变的。

驾驶一艘船,后面拖着一条船,加上自己的船,浩浩荡荡,刘承勋如同闲庭信步一样,溜溜达达的回到了江北大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