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属于内陆干旱气候,植被和水源匮乏,阳光强烈,蒸发量大。
底层土壤中的盐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
水分蒸发后留下大量的盐分积累在表层难以溶解。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片盐碱地。
阿布买提州长视察完毕后,满脸惋惜:“这么一大片土地空着,真是让人看着心疼。
我听说有个叫江木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这种水稻咱们这里能种吗?”州长提议道。
旁边的官员纷纷点头附和:“这个办法可行。”
“我们这儿日照时间长,说不定种出来的水稻还更甜呢。”一人补充说。
“如果能把这片盐碱地变成良田,那对国家、对百姓都是一件大好事。”另一名官员赞同道。
但也有人表达了担忧:“不过种水稻需要很多水,水从哪儿来?”
阿布买提州长显然对此有所考虑:“每年昆仑山雪化后流下来的水会经过塔里木盆地,大部分都浪费掉了。
我们可以挖渠,引这雪水灌溉,这样就不用担心水源问题了。”
刚才提出质疑的那个官员点了点头:“确实是个好法子,但是雪水只在夏季有,只能种一季稻谷,有点划不来啊。”
尽管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不久后,一行人返回,地方媒体发布了相关新闻。
这条原本普通的政务活动报道,因为“海水稻”这几个字眼加上“盆地”、“荒漠”,很快被无数自媒体转播,并引发了一系列批评声音。
评论区热闹非凡。
“塔里木不就是沙漠么?”
“其实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在塔里木的中心,周边还是有一些绿洲的,那边还能种棉花呢。”
“就算不是全沙也气候恶劣吧。”
“没错,那儿一年也就100毫米以下的雨量,干旱得很。”
“那块地根本不适合种水稻!”
“荒滩和戈壁不适合建水利设施。”
“那边都是坎儿井式的灌溉系统,要在地面修渠蒸发损失太大,不合适。”
“那些官员脑子进水了吧?”
“跟风搞项目,这不是他们的专长嘛。”
网上舆论愈发激烈。
州政府里,阿布买提州长额头上满是汗珠,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