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晚间,有一老者入府,淮瑾前去迎接。
先于膳厅摆饭,又吩咐朝华饭毕备好茶水相迎。
席间二人并未饮酒,也只说些朝中的新鲜事。二人很快便回到书房。
朝华上前去奉茶时,就见一白须老者与淮瑾分坐两侧,淮瑾口中称其为老师。这白须老者瞧着不过是最平常的老人,虽有些气度,但更像是邻家爷爷,不禁对这位老者的身份感到好奇,见殿下对其十分有礼,谈话间不失尊敬,便也打足了精神来应对。
奉上茶水与果子后朝华便预备要退出去。淮瑾却道:
“不必,留下伺候吧。”
朝华称是,退守在门边侍立。
只听得老者叹道:“三殿下盛情相邀,老夫实是感激。如今您已出宫建府,倒是比之去岁更加稳重了,心甚慰。”
“老师谬赞,学生还需向您多学习。”淮瑾看向老者的目光透着几分浅显的好奇,“学生听闻老师元宵后便将告老还乡,只是老师在家乡并无三两家人,更无子嗣留下,却为何定要归乡呢?”
淮瑾佯作不解。
这老者原是太常博士,姓岑名望,字旬惑,饱读诗书,博闻强记,善围棋,淮瑾年幼时曾跟着他学过几年围棋,二人有师生之谊。
“是啊,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把媳妇给气跑了。”岑望摸着胡须笑笑,语气中像是有些遗憾,“后来这许多年又一心扑在朝堂,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好歹也算是为了大周朝奉献了一生。如此,竟一点也没想起要续弦娶妻以续香火,这才造成今日窘境。不过话说回来,哪有好娘子愿意嫁给我这个鳏夫老头子给我延续香火呢?”他捋捋胡须强自笑笑。
淮瑾忙接住话茬道:“老师若愿意,不若留在学生府里。学生的府邸虽不是什么洞天福地,但胜在玲珑。”他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新府邸,有几分少年郎君的意气风发,“舒书斋里头颇有些积年的藏书与画卷,都是这些年学生想法子寻来的,必能得老师欢心。府中下人也都是宫里头派过来的伶俐人,照料老师的生活起居自是绰绰有余。闲时与学生下棋、读书,岂不美哉?”
岑望却摆摆手道:“岂敢岂敢。不瞒殿下说,老朽已三十余年未曾归乡了,此番告老还乡,实则是想叶落归根。若能葬在老宅门口的槐树下,倒也没有遗憾了。”
淮瑾闻得此言,忙赔罪道:“是学生多言,倒平白让老师伤怀了。不过学生观老师面色,倒觉双目仍迥然有神,身体也十分硬朗。才刚在厅上看您吃了一碗米饭,胃口倒很不错,想来必是能至耄耋。若老师允准,学生愿意为老师养老。”
“哈哈哈哈,倒是承您吉言了。不过……养老的事情老朽可不敢当,您是皇子,我是臣子,老朽岂敢让您给我养老。因此,回乡的事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
淮瑾见状略一沉吟,便换了个说辞:“养老倒是言重了,不过是照料老师起居,倒并不费事。反倒是学生舍不得老师,因此特来挽留,还望老师不要推辞。”
岑大人却并不接茬,只端起盖碗来喝茶,一口下去顿觉茶香满溢,口齿留芳。赞道:
“嗯!这盖碗茶倒很不错,是什么茶?”
朝华一直支着耳朵听,见岑望发问便上前答道:
“此茶名唤紫笋,是产自江南道一岸的绿茶,汤色明亮,香气清、隐含兰香。不过此茶性寒凉,喝这茶的时候最好佐上这道桂圆干,可以中和。”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茶点给岑望呈上。岑望呷一口茶,尝一口点心,正是好滋味。
淮瑾在一旁接茬笑道:“若老师喜欢,学生便常备着。不过,学生这里好茶可不止紫笋茶,蒙山茶倒也有许多,只是不知老师爱不爱蒙山茶。”
岑望双眼一亮:“爱,岂有不爱的道理!”
淮瑾更进一步:“既如此,老师今晚便在此住下,正好学生有几道史书修撰方面的问题想请教老师,明日一早咱们还在此处,您看如何?”
岑望却并不接话。他看着淮瑾微微笑着,似乎想等他主动开口。
淮瑾沉吟片刻,像是打定了主意,朝华见此便退至门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