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石库门的缺点 > 笛声袅袅小说(第1页)

笛声袅袅小说(第1页)

在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里,有两个赤膊小兄弟,一个叫汪勇,一个叫毛军。他们都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汪勇比毛军大一岁。汪勇长得黑瘦点,毛军长得白净,比汪勇略高点。汪勇家住在石库门弄堂的2号前楼,原来是他外婆的住处,60年代时他才长住在这里。毛军家住在7号的后厢房。汪勇吹有一手好笛,毛军很是佩服,常听他吹笛,有时听着他的笛声还不自主地打起节拍。时间长了,接触多了,两人要好起来。汪勇要毛军陪出去,就在7号的后门口叫一声,毛军就会一面应着,一面出来了。毛军要汪勇陪出去,就在2号大门口叫一声,汪勇就会从前楼伸出头来,一面应着,一面能听到楼梯声。同进同出。

在那读书年代,汪勇顽皮,有时不去上课,老师告状到家里。老师对他的评定是,人很捣蛋,只要肯读书,什么成绩都可上去。他曾经旷课后,在模拟算术考试时得0分,但过一天正式考试时竟得80分。他说琢磨了一晚上功课。老师不信,以为他是偷看周围同学的,但旁边同学没有一个考到80分。在办公室当场让他再做一张卷子后,终于相信。

那时他读书太不用功,后来他在一个普通中学里念书。毛军胆小,听老师话,还做上了学生干部,后来在重点中学读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不上课了,在什么学校念书似乎都一样了。在社会游荡,在家练身体,很少有人在家看书看报。

汪勇的同学很多是市里业余体育运动队的,有的是市业余举重队的,有的是市业余摔跤队的,身体结实。在那个年代称霸一方,撑市面很有面子。不服的,摔一跤,比胜负;野蛮的就打一架,反正没人管,大人都去闹革命,夺权去了。不死人,派出所根本不会去管。汪勇常在毛军面前炫耀,他的同学“喇杰”(英文大的读音)是黄家圈路一只鼎,一个人可以摔人家三个人;他的同学“养不徒”,现在练身体结棍了,养得身板大,还练拳脚,把比他高大一倍的人从头顶上甩出去老远;还有个要好同学“和尚”,练了三节棍、九节鞭,前几天把一帮撑市面的小流氓打得在地上爬,叫讨饶。毛军很是羡慕,汪勇有时也带毛军到他们同学那里去玩,听他们吹吹牛,总算有点见识。但汪勇对借同学的势力在弄堂里撑撑市面,当当小霸王,一点兴趣也没有。当然弄堂里那些小霸王也不敢对他怎样,毕竟他背后站着那么多厉害的同学。

那时毛军学校,尤其是他们班级已在复课闹革命,而且打起了派仗。毛军那些班干部都不得志了,对方成立了组织,还不让毛军他们参加。更可恨的是,对方仗着人多,要欺负毛军的几个要好同学,他们身体瘦弱。

毛军好出头,“和我要好的,你们怎么可以欺负他们”“打狗也要看主人面,更何况要好同学”。为了这,毛军拼命练身体,用拳头打沙坑里的黄沙—练拳头硬度;还请人教打拳脚,练习摔跤,包括吃“背包”,还真有点三脚猫功夫,准备有朝一日和他们打一仗。毛军还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大教室里练习摔跤,一个人赢了两个同学,当和三个人摔跤时,才打个平手。不知怎的,这消息传到对方耳里。

当然毛军更想借汪勇的同学把他们吓住,毕竟在他们班级里没人模子(身板)很大的。毛军曾经和汪勇讲起过,并领了汪勇去认了人,万不得已时,准备在外面请对方带头的同学吃生活。但毕竟毛军的同学文绉绉的多,后来靠毛军自己摆平了这些事。但毛军还是很感激汪勇,毕竟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汪勇愿出力,而且和他的要好同学“和尚”也讲好的,他在精神上支撑了自己。这段时间两人走得更近了。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拿到对方家里去。毛军第一次吃到黄鱼鲞,就是汪勇宁波家乡亲戚带来,汪勇给他的,那时是稀罕货,味道特别好,过了很多年代毛军还记得。毛军也把广东老乡送的虾干送给汪勇,那些虾干比大人的手指弯起来还要大。

汪勇吹得一手好笛子,弄堂里学吹笛子的不少,都没有他吹得好,什么滑音、抖音、学鸟叫的音,他都会。他还讲,曾到笛子大王陆春龄处学过几次。但毛军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请教笛子大王的,怎么没叫他陪去?很多次晚上,毛军在家里就能听到汪勇在他们的前楼对着窗口吹笛子的声音。声音是欢快的、跳跃的,毛军似乎看到汪勇吹笛子时有点摇头晃脑的样子。尤其是冬天的夜晚,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夜深人静,那悠扬的笛子声传得更远。毛军能从汪勇的笛子声中知道汪勇的心情。

毛军和汪勇也有矛盾,尤其是对待女孩子的事,常常走不到一起。

汪勇常常会在毛军面前讲14号里前客堂的萍萍“菲斯”漂亮;8号后客堂的囡囡“条干”好,皮肤白,漂亮。毛军过去倒不注意,经他一讲,仔细观察,果然如此。他还神秘地透露,曾追求过萍萍,对方没有理睬他。

毛军不敢去惹周围的女孩子,但汪勇不管,有时还和毛军讲“垃三”(当时不太检点的女孩子)的事,穿黑包裤,扎红头绳,眼睛轱辘转的女孩,他会去搭讪,会和她们去瞎说一气,走一圈再回来。有时毛军和汪勇在说话,走过来两个陌生女孩,汪勇竟然会搭讪:“小阿妹,在吃大饼油条啊?”对方看看他,不予理睬走了。汪勇哈哈大笑,毛军觉得特不自在。

毕竟汪勇很义气,毛军并不在乎这些,但总觉得汪勇在那方面不严肃,具体他也讲不清。

忽然有一天,毛军听到汪勇吹了一首低沉的曲调。那是他们都已进厂工作后的事了。工作后大家忙着上班,联系自然少得多。汪勇是不是心情不好?毛军把汪勇叫下来,站在弄堂口说话。汪勇一改平时笑嘻嘻的样子,一手拿着笛子,腋下夹着一本硬面抄。忽然一张6英寸的大照片从硬面抄里滑出来,是张女孩的照片。

“有女朋友了?”

“已经结束了。”汪勇答道,“她叫穆秋,到江西插队落户了。”他缓缓说,“这次碰头,她忽然和我说,她要成家了,嫁给江西当地人。因为上一次她回上海碰头,我送她著名欧洲诗人的句子,‘花园里的苹果,冬天的太阳晒不红’,想不到她这么快就嫁了。”汪勇沮丧。

“这次她哭了,还拉着我的手不放。”汪勇情绪不好,呆呆的眼神望着前方,“没办法,其实我也很难过。”毛军站在旁边,不知怎么安慰他,两人默默地站了很久才回家。

后来毛军知道,汪勇常给穆秋寄钱接济。为了这事,汪勇的妹妹和他闹翻了。他妹妹和穆秋同一届“一片红”,也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

当她知道哥哥汪勇接济穆秋后,在家大吵一顿。汪勇自从知道穆秋分手后乱嫁了,生活很不如意,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每每有点钱就给她寄去,不知怎么他妹妹会知道?汪勇也是个犟脾气,一不做,二不休:“凭什么我一定要接济你,我又不欠你,我要怎么用钱,关你什么事。”兄妹俩从此成陌路。

兄妹俩和好也是知青返沪后的事了。那时他妹妹的儿子小江西在上海考进了技校,每年要两千多块钱的学费,他妹妹在上海打工,一个月就赚几百块钱,除了日常开销,哪有钱付儿子的学费?问周围人借,谁肯借给一个难以还钱的人?有的就是肯借几百块钱,还要写明什么时候还钱。她妹妹愁死了。

汪勇知道后,二话没说,就把妹妹和外甥叫到身边,摸出七千块钱给他们,是三年的学费,要他妹妹将钱存到银行里,按年付学费。那时上海房价每平方米不到三千块钱啊,这钱真不少。他妹差点跪下。汪勇很坦然,自己小时候顽皮,母亲要教训他,被他外婆阻止:“小孩子大了,不知会变成怎样的。”小江西毕竟是外甥啊,有力就帮助一点吧。

这些都是后话。

回到汪勇年轻时的事上来。大家忙于工作,毛军也很少听到汪勇的笛声。有几天,毛军听到了汪勇的笛声,节奏虽然不快,但很欢愉,连抖音、滑音都用上了。毛军抽空到汪勇家里去,看到汪勇和两个同事在讨论什么,坐下来一听才知道,汪勇好像已和单位的医生在谈恋爱,那医生名字里有个“梅”字的,汪勇每天给她一封信,里面都有“梅”

的诗句,第一首就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毛军觉得诗句很熟,忽然想到是王安石的《梅花》给他改了字了,暗暗好笑。还有什么“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爱情真是动力,促使他弄来那么多的古诗。今天他的信中又送上诗“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为何没畅怀”,还介绍了上海的公园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据说那梅医生竟然到公园里寻找盛开的梅花了。汪勇觉得“梅”对他是有意思的,这么在乎他的诗信。

据汪勇说“梅”长得蛮漂亮的,人也活络,笑起来更迷人,又有个好工作—医务室医生,追她的人真不少。现在“梅”约他明天星期天在梅园碰头了。一起看梅花?当然激动。汪勇就在和那两同事商量,明天怎么去?穿什么衣服?带什么礼品?讲什么话合适?多备几首“梅”的古诗,讲得高兴时三人哈哈大笑。汪勇要毛军也参谋参谋。毛军实在没有谈恋爱的经历,更讲不出有什么经验,知道汪勇只是礼节上讲讲,就祝愿汪勇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对象。汪勇当然不寄希望毛军能谈出什么好的办法。

第二天吃晚饭时,汪勇来叫毛军一起外出吃饭,就到大马路上的四时兴餐馆吧,那是他们进厂时互相请客的地方。是否白天和梅医生约会有进展,要庆祝一下?毛军看汪勇的脸色不太像。待坐定,点了菜,汪勇破例叫了瓶啤酒,倒在杯里后说:“今天给人耍了。”

原来下午汪勇按“梅”医生约请,在梅园等候时,怎么看到好几个同事也在附近等人,真是巧合。待时间到了,“梅”医生出现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梅”医生将十几个追她的同事叫在一起碰头了。妈的,耍得人哭笑不得。汪勇讲到这里猛喝了一口啤酒说:“我么算得资格老了,这次也会给人耍了。”毛军无语,不知是怒好还是笑好。毛军知道汪勇一直认为同龄人里进工矿的不多,大多去农村了,或在里弄生产组工作,他们有优势,一定能找到一个漂亮的满意的老婆。这次看来要落空,重新寻找了。

待到毛军找到老婆,是个普普通通的同事,和汪勇通报时,听到汪勇的父亲对他说,人家毛军不声不响就把老婆找到了,看侬还叫同事来商量,有啥用?汪勇不语。

汪勇终于要结婚了,他的老婆杨婷虽不算很漂亮,但长得还算端庄,也很文静,笑嘻嘻的很和善,一看就觉得是本分人。汪勇介绍,是他们单位的财务,哦,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汪勇私下和毛军说:“她肯跟我,我特别高兴。”原来一个港商老板的儿子满仔倒很喜欢他老婆杨婷的,满仔是他们公司张经理的亲戚,到他们公司来玩。不知是否财务办公室离公司领导办公室近还是什么原因,他看中杨婷文静,又是财务,以后可帮他管好家族公司的账目。但他们的张经理倒要介绍医务室的梅小姐给他,梅小姐毕竟漂亮活络,讨人喜欢。可惜满仔好像并不喜欢,但梅医生知道后,很感兴趣。那时毕竟港币稀奇啊,可以换成兑换券,到侨汇商店去买既便宜又不易买到的高档物品。更重要的是人家爸爸在香港开公司有钱,她还可嫁到香港去。梅医生非常主动。张经理每次到医务室来配药,梅医生都特别热情,没话找话说,有时还故意问他亲戚满仔什么时候来玩,甚至讲,你领导没时间陪他,就派我去陪他好了。张经理只是笑笑,他要等杨婷回应。杨婷不喜欢海外人士,看不见,了解不到,心里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我要嫁的是人,又不是钱,更不是他爸。”她就是那么单纯。后来她给张经理的回答是“没有感觉”。

其实杨婷心里是有人的,那就是汪勇,她喜欢他的脾气耿直、帮人讲义气那股劲儿。明明办不成的事,他说能办好,再大问题,他也能克服,把事办成。一次领导布置他们班组写规范管理操作细则。管理部门的老法师,硬是给他们设障碍,气他们的组长,还撂下一句话,你们有本事自己去做。汪勇知道后,硬是接下这活,用了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天,完成了规范管理操作细则,20多页纸,使那个所谓老法师看呆眼,为他们组长出了口气。当然杨婷还喜欢听他吹笛子。每次汪勇在工间休息吹笛子时,杨婷总会停下手里的活发呆,那跳跃的音符,似乎是坐在美丽的田野,听着鸟儿在歌唱。她有时和身边的同事说,这笛子声音真好听。当汪勇知道后,发起了一波追求,终于杨婷松口,愿意嫁给他。

但杨婷的母亲并不赞成她的选择,她觉得应该选择张经理的亲戚满仔,在单位里领导会照顾,以后有机会定居香港,不会为用钱发愁的,父母也可沾光享福。今后毕竟要过日子的,谁不为钱少而发愁?小姑娘太讲感情,幼稚,感情能值几钱?没有钱,感情好的也会吵翻、散伙。

何况汪勇到了结婚年纪,也没有什么积蓄。母亲怀疑汪勇是个乱吃乱用的男人,要杨婷多去了解明白,想想清楚,甚至甩出话:“以后吃了苦头不要来寻爷娘。”杨婷觉得汪勇是一个单位的,对他已很了解了,他不是那种乱吃乱用的人,她相信跟了汪勇日子会好的。倒是那个满仔,她真的一点不了解,不想嫁给他。她哥哥见杨婷坚持要嫁给汪勇,还将这几年积蓄的钱带过去,直讲她是倒贴户头。倒贴又怎么啦,钱还是放在自己口袋里,又不交给汪勇,我自己用。

汪勇悄悄和毛军说:“她嫁过来还带了四千块钱啊,那钱多啊,结婚开销都用她的,我两个口袋空空。我和她说:等我赚了钱会还你的。”

他说着,两手拍拍口袋,眨眨眼睛,露出令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那天婚宴上,新郎官汪勇还专门表演了笛子独奏《美好的生活》,笛子吹出抖音、滑音、颤音,多种鸟叫音,笛音声声,引得满堂喝彩。

再说杨婷回绝了张经理的撮合,给梅医生和满仔的结合创造了空间,在梅医生的主动进攻下,加上张经理的鼓动撮合,梅医生终于如愿嫁给满仔了。满仔胖胖的身体,讲起话来港味十足,每句话后都有个“啦”字,当时社会上算是时髦的了。有些建筑工人来医务室配药,也学着港味说话,“给我量量体温啦”“给我配点咳嗽药水啦”,引得医务室内笑声不断,梅医生甚是得意。她也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大家还以为她会很快到香港去过日子,但一晃几年不见动静,也没有生孩子,不知是否满仔来上海时间少的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