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召那头看不懂汉字,读不了医书,沐九如就亲自教了她把脉辩证的方式。
苗医们平日里都是用蛊虫入体的方法来探查病因的,如今多学一种诊断方式,就多了一种验证病因的法子,桑召那头也学得兴味盎然。
两位大夫互帮互助,医理上相互验证,这些日子各有所得。
桑召当即把自己这两日练习切脉时的疑惑告诉了沐九如,两人切磋琢磨片刻,沐九如就告辞离去,去了院子里蔺南星为他设立的,专门用来坐诊的小棚中。
竹里书斋的沐大夫如今名望越发响亮,十里八乡甚至镇上城里也有些病患会慕名而来,就连踢馆的人都来了几波。
不过,没有一人能成功难倒沐九如,全都败兴而归了。
这样的结果倒也不让人意外。
沐九如行医治病的时光虽说只有短短几月,但此前读过的医书却不下百本,平日里交流学术的对象也都是家中府医,朝中太医这样的能人。
读书人里的寒门学子,若是想要出人头地十分困难,多是难在书籍学杂无一不贵上。
而这种困境大夫同样需要面对:想要深造,就得去买医书,一本医书少说也要十几两银钱,还未必真就记载了什么有用的东西。
更遑论像医术这样看家的本领,若无意外,都是师父教给徒弟,父亲传给孩子,闭门造车的。
那些独家的方子和技术就算是无人继承,也是不愿传授他人的。
故而就算是镇上、城里的郎中大夫,他们治过几千几万的病人,一生看完的医书都不会太多。
而像沐九如这样博学广记的医者,开张治病于他而言不是刚刚上手,而是十数年来的厚积薄发。
寻常大夫的挑衅,不值沐九如一哂。
如今他行医足有半年,依然学无止境,不停地吸收着新的知识,治过的病患也有了好几百人,医案更是积攒了厚厚一沓。
鲜有让他觉得棘手的病例。
因此那些前来寻医的患者,若是得的只是小毛小病,沐九如就放手让阿芙和风兮二人会诊,自己在旁指点监督,等来了疑难杂症的重症患者,他才亲自上手。
这样阿芙和风兮能学得更多的经验,而沐九如也不至于过度操劳。
今日上午来院里的病患并不算多,有两人是中暑的,还有几个也都是寻常病症,只有最后一个病人的腿上生了好大一片疖肿,需要围刺治疗。
这活阿芙和风兮做不了,就请了沐九如来操作。
村里人遇到疖肿这种小病通常是不治的,毕竟这东西长在身上,不痛不痒的,就算有些疖肿会痛会痒,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只要不妨碍干活下地,没人舍得花钱去治。
不过今日需要围刺的病患是个孩子,腿脚上的疖肿被裤腿蹭到就痛,小娃娃日日哭闹不止,饭都不愿吃了,家里人没了法子,这才人带来看病。
小病患的疖肿此前已在这里治过了两次,结块消下去了些许,但依然有杯口大,生在膝盖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