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大唐之盛世君王免费 > 第410章 奋勇向前(第1页)

第410章 奋勇向前(第1页)

事实证明,薛延陀可汗的策略是明智的。若集全军与大唐军队正面交锋,他们胜算不足四成;但如果持续拖延,胜利的天平会逐渐倾向他们。大唐军队在草原急切寻求决战,但此刻薛延陀大军的踪迹难以寻觅,军队士气渐消,短短一个月内,违纪之事时有发生,士兵们偷偷溜出营寨骚扰周边部族,这是吴王先前严禁的行为。

然而,年轻士兵们的精力无处发泄,若持续战斗,他们无暇他顾,但长久困于军营,这些躁动的心便生出各种主意,胆大的甚至擅自远离营地五十里之外。

无奈之下,吴王只得下令,率领军队冒险深入草原腹地。

薛延陀可汗正等待这一刻,大唐军队冒险进入漠北之际,他们已部署好狡猾的策略。吸取上次教训,薛延陀可汗不再倾巢而出,他知道那样只会失败,于是将军队拆分成小队,沿途骚扰大唐军队,这正是何乐为熟悉的战术,也是现代游击战的先驱。每支骑兵小队约有三百到五百人,隐蔽在草原的山岭背风处,待大唐大军行进至附近,他们便紧紧咬住大军的尾部,一旦大唐军队反击,他们立时化作数十支小队,向着草原深处疾驰而去。。。

假设若吴王持续遣军追踪,唐朝士兵们踏上征途的那一刻起,便步入了生死的倒数。离开军营五十里,薛延陀的铁骑已在静候,彼时回头之路已被彻底切断。

借助游击战术,短短十日内,大唐军队损失两千余勇士。虽损失尚可承受,然军心逐渐动摇,每次出击,总有兄弟不再归来,而战绩相较敌方,实属微不足道。如此持续,胜算将日渐消磨。

对此,吴王何恪亦颇感无措。部下将领已有异见,主张南撤,缩短补给线,以期提振士气。如若一味深入草原,对大唐并无益处。

理智下,吴王应作出明智抉择,然何恪视此为难得良机,渴望复制何乐为的辉煌。于是,他下令两万铁骑,对整片草原展开掠夺。

在常理中,此举并无不当,然而突厥各部早已归顺大唐,即便可汗遁逃,也不该觊觎其部落。然而,为减轻后勤负担,何恪坚持执行命令,突厥各部由此看清,大唐所谓的一家亲不过虚言,危难之际,只知掠夺他们的部落。于是,突厥各部奋起反抗,甚至有部落暗中联络薛延陀。

吴王设想,行动迅疾,则突厥各部无法应对。掠其物资后,再深入薛延陀腹地。然对草原了解匮乏,加之突厥人游牧为生,吴王攻击一部落,其余部落立即分散,隐匿于草原之中。待吴王洗劫第三部落,手下却再也找不到其他目标,派出的士兵反而遭截杀。

若此时吴王能及时撤军,尚能保全大唐军队。然而,他已被固执蒙蔽,不顾物资短缺,径直朝薛延陀王庭进发。

军中多有异议,认为此刻军队状态欠佳,应退守长城附近休整。即使不回撤,亦不宜继续深入,以免补给更为紧张。

然而,何恪已听不进任何劝告,一心效仿何靖大将军昔日之战。当年何将军出征之际,状况与今相似,唯有速度取胜,方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然而,他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何靖大将军发动袭击之际,大唐铁骑采取了奇袭战术,突厥全境毫无防备,彼时他们正与大唐使臣协商和平。如今,整个突厥部落皆知战火燃烧,那份突袭的优势已荡然无存。

更何况,此刻突厥大军已与我们势不两立。尽管吴王何恪遣送智囊,意图与突厥各部族重修旧好,无奈各部族与汉人间的嫌隙已深,加之近期发生的劫掠事件,他们迅速摆明了敌对立场。吴王何恪豪情勃发,决心给突厥各部族一个深刻的教训。

突厥各部族自然非大唐精锐之敌,在长达半月的激战中,数十个部族败于大唐铁骑之下。吴王何恪与麾下军队找回了昔日的威猛,只是此番征讨的,是大唐的附属邦国,而非当年的劲敌薛延陀……

正当他们锋芒毕露之际,薛延陀大军悄然绕至大唐军队后方,在大唐军队与突厥部族激战之时,封锁了他们的退路。

待吴王何恪察觉,后方粮草补给已断绝半月有余。他派探子查探归途,却发现撤退之路已被数万薛延陀大军截断。

吴王何恪当即令近旁两支军队汇聚,预备合力一搏。然而,薛延陀大汗会给予他这样的机会吗?。。。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