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追光者 解读 > 第57章 西晋统一(第1页)

第57章 西晋统一(第1页)

从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共约46年。

期间经历了多位皇帝,包括曹魏的曹芳、曹髦、曹奂;蜀汉的刘禅;东吴的孙亮、孙休、孙皓。

公元234年,一代贤相诸葛亮带着未竟的北伐大业病逝于五丈原,巨星陨落,蜀汉的前途自此愈发黯淡。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温县司马氏家族。司马氏是当时的世家大族之一。司马懿自幼聪慧,博学洽闻。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

司马懿这位搅动风云的权谋之士,其一生充满了谋略与算计。早年,司马懿便以聪慧和谋略崭露头角。曹操听闻其名,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开始为官。

起初,曹操听说司马懿有才能,想征召他入朝为官。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被曹操控制,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后来曹操当了丞相,再次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但由于司马懿勤恳做事,逐渐打消了曹操的疑虑。

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官职不算很高,主要是辅佐曹操处理一些政事。欲征辟他为官,司马懿初时以病推辞,可见其心思之缜密,对局势判断之谨慎。小心周旋,未露锋芒。

待到曹丕时期,司马懿得到重用。他为曹丕出谋划策,在立嗣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辅佐曹丕登上皇位。曹丕对司马懿信任有加,视其为心腹。在此期间,司马懿开始逐步在曹魏政权中建立自己的人脉和势力。

曹叡在位时,司马懿领军对抗诸葛亮的北伐,通过坚守战术,成功抵御了蜀汉的进攻,从而在军中树立了威望。他又在平定孟达叛乱时,展现出果断与机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与曹爽共辅朝政。曹爽欲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而司马懿再次选择隐忍,装病示弱,让曹爽放松警惕。

曹丕称帝,本欲一展宏图,怎奈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其继任者曹叡虽有一定才能,但在位时间亦不长。此后,曹魏政权的接力棒交到了年幼的曹芳手中,这便给了司马懿家族可乘之机。

司马懿,这位老谋深算的权臣,表面上对曹魏忠心耿耿,实则暗藏祸心。他精于权谋,善于隐忍,在曹魏政权中悄悄培植自己的势力。

高平陵之变,成为了曹魏命运的转折点。司马懿以雷霆手段,铲除了曹爽集团,将朝政大权牢牢握在手中。这一剧变,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让曹魏宗室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司马师废黜曹芳,另立曹髦为帝,其专横跋扈,丝毫不把曹魏皇室放在眼中。司马昭更是野心勃勃,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生动地描绘出了他妄图篡权的丑态。曹魏皇室在他们的淫威下,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诸葛亮离世,当时已年近三十的刘禅,虽承继皇位,但其才智平庸,缺乏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他显得力不从心。

军事上,姜维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姜维,这位忠诚而英勇的将领,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试图以军事行动来维持蜀汉的声威。然而,多次北伐不仅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使得蜀汉的国力愈发空虚,民力疲敝。

某一日,姜维在营帐中与将领廖化商议军事。

姜维:“吾等继承丞相之志,北伐中原,定要恢复汉室江山!”

廖化:“将军,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力亦难以支撑啊。”

姜维:“若不北伐,蜀汉终难长久,唯有以攻为守!”

政治舞台上,蒋琬、费祎先后主政。蒋琬虽有一定的才能,但难以重现诸葛亮时期的政治清明与高效。费祎执政时,主张休养生息,然而内部的权力斗争却从未停歇。宦官黄皓逐渐得势,干预朝政,致使政治腐败,忠臣良将受到排挤。

朝堂之上,大臣们争论不休。

董允:“黄皓专权,扰乱朝纲,此乃蜀汉之大患!”

另一大臣:“莫要妄言,小心招来杀身之祸。”

与此同时,蜀汉的人才凋零问题愈发严重。曾经跟随刘备、诸葛亮南征北战的老一辈将领和谋士逐渐离世,新生力量却未能及时补充,使得蜀汉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蜀汉在诸葛亮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为汉室的存续保留了希望。他的北伐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和恢复汉室的决心,也对曹魏形成了军事压力,为蜀汉争取了一定的战略空间。

姜维北伐失败,首先,蜀汉国力相对弱小,难以支撑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其次,曹魏的综合实力远强于蜀汉,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占据优势。再者,姜维面临着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掣肘,无法全身心投入北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