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牛奔马耀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 第67章 生财之道(第2页)

第67章 生财之道(第2页)

正在乔增德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在单位外的盈利行为被举报到了邱在礼那儿。邱在礼马上给乔增德打电话,让他尽快善后,可乔增德赚钱正赚得眼红,根本停不下手。他嘴上答应着邱在礼,可是心里却决定再做一期考研辅导。

有了第一期的效果,乔增德的名头在考研圈里一炮而红。第二期考研辅导课,慕乔增德之名而来的学生达到了五百八十个人。乔增德欲罢不能,决定继续做下去。凭自己能力挣钱,乔增德觉得天经地义。

第一年,从新西方考研辅导班考上北东师大的学生,在考研圈里把乔增德传得神乎其神,说他押题压得超级准,这一下,乔增德成了考研圈里着名的考试大师,慕名到新西方报名辅导的学生简直挤破了门。乔增德不到一年的时间轻轻松松赚了十万元瀛洲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乔增德发财的消息迅速在北东师大流传开来,几个青年教师如法炮制,也搞起了考研辅导,一时间,北东师范大学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对象。

单位要求想晋升职称的青年教师必须有博士学位,已经三十六岁的徐君铭不得不托人找到和他研究方向接近的乔增德。

乔增德所在的北东师大,算是朝北地区文科类的顶尖院校。还能找到研究方向对口的导师,徐君铭很高兴。尤其是看师资介绍上,乔增德发表了百篇论文,出版了若干专着,想必学术功底很扎实,应该对自己后续的学术道路会有帮助。

学术圈历来看重师门中人相互帮助与提携,一个导师在三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差不多可以有二十个博士,百分之七十的博士会进入高校当老师,再评副教授、教授,带硕士、博士研究生。。。。。。如此这般,不出二十年,一个“师门”就可以倍数繁衍,遍及各个城市各个高校。

一个优秀的导师比家风正派的大家长影响要大,借助高校平台确实可以育英无数,桃李天下。各英才相互切磋、辩论,互相帮助、提携,好者益好。几个好的师门联合在一起,几代师生可以说蔚为大观,皆为社会中流砥柱。青年学生如果没有这种导师师门,想单打独斗在学术道路上闯出名堂,几乎不可能。所以,选定谁做导师,导师的学问、学术地位非常重要。

徐君铭已经做了多年研究员,他自己也带学生。他所在的奉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虽然没有北东师大那么着名,但作副所长的他,自认为有能力做好学术研究。虽然真正待生如子的老师他并没有见过,他自己也并不是待生如子的老师,可能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也算尽职尽责。这只是一种不需要过多思考的常识。

生活在常识中的人,往往不会事先预料极端的情况,没有见过刷新底线的人,也就难以想象教师群体中会存在这种人。电影小说中或许有,但那是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不假,徐君铭自己也研究小说影视,但从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只是研究而已。他文章写得虽好,但当现实真正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大脑发懵,难以相信。

徐君铭第一次去拜访这位三十出头就是破格儿副教授的乔教授,自然毕恭毕敬,出于对长者的尊重,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出于对读书人的尊重,出于对教授的尊重,出于对想象中学者的尊重。

徐君铭的母亲叮嘱他带上两瓶瀛洲国酒台茅。三瓜俩枣的可拿不出手,礼多人不怪。

徐君铭笑笑,跟母亲说:“妈,都是教授了,哪有人收这么重的礼。”

母亲正色道:“铭儿啊,你当老师不收礼,可不代表别的老师不收。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礼多人不怪,其实是礼多人不‘坏’。起码要表现出咱的诚意,也不要让人小看了你。”

徐君铭觉得母亲的话是没错,但要给教授去送礼,他多少有点儿难为情。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徐君铭带上那两瓶台茅,外面包上一层旧布兜,就去了乔教授办公室。

乔增德听明来意,眼角打量了一下徐君铭手里的布兜,徐君铭立即说:“乔教授,这是两瓶台茅,第一次见您,光知道您着述丰富,也不知道您喝不喝酒,您别嫌弃。”

乔增德鼻子里“嗯”了一声,有了点儿笑意,朝沙发努努下巴,说:“小徐,坐吧!”

徐君铭把举到半腰的布兜放下,见乔教授没接话茬儿,他略迟疑了一下,就把酒放在乔教授桌腿边上。

他一弯腰,乔教授就瞄到了布兜顶上没盖严的台茅商标。

乔增德算了算,嗯,差不多得是两万多,还能放着升升值。

他问:“小徐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啊?”

徐君铭恭敬地回答说:“家里有父母,还有两个妹妹。”

乔增德又问:“家里是做什么的,结婚了没有啊?”

徐君铭老老实实地回答说:“父亲身体不太好,这两年已经种不了地了,母亲在超市里做保洁,两个妹妹正在上大学。我结婚了,儿子今年上二年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乔增德皱起眉头,斥责道:“咹,你是大哥啊?又是长子,这不是巨婴吗?家里这么困难,读什么博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