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夫子……”
扶苏拱手陷入了沉思。
对于井田制瓦解的核心原因,他在相关典籍上还真没看到过。
因为扶苏主要接触的都是儒家思想。
而儒家是不会把井田制的致命缺陷挑明出来的。
至于井田制的落幕是否代表诸侯时代的终结……
“夫子,晚辈认为分封诸侯,拱卫京畿乃是古之王道也!”
扶苏深吸一口气:“而井田制的崩溃,理当源于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因此,只要复归礼法正统,重启分封,井田制便可轻易拨乱反正!”
扶苏给出了非常儒家式的答案。
毫无疑问。
言过其表,不知所云。
对于儒家而言,仿佛所有问题,只要复归礼法正统便能够得以解决。
典型腐儒式的强盗逻辑。
霎时间。
“……”
嬴政剑眉大皱!
难得刚刚扶苏在夫子的面前,让他长了点脸……
结果。
转眼扶苏就拉了泡大的!
嬴政只觉心中既气恼,又无奈。
那么问题来了。
嬴政当初为何要让大儒淳于越担当扶苏的老师……
原因有二。
第一:嬴政在切身践行夫子提出的外儒内法,所以他开办博士府,又让博士仆射淳于越担当了扶苏的老师。
好向九州万方陈明他的态度。
中原和关中本是一家。
王道和霸道,未必不能兼容。
第二:齐国位于远东之地,如果屡生叛乱,对于大秦的统治将会极为不利……而且齐地距离关中实在太远了,平叛都麻烦,尤其齐地人口各方面都保存完好,东夷人骨子里又相当能打……
综上。
嬴政让淳于越担任扶苏的业师,这个决策本身是没有错的。
只需在名义上,给予大儒淳于越两个虚职……博士仆射和长公子之师……
便可安抚中原,安抚儒家,安抚齐地。
何乐而不为呢?
但嬴政万万想不到……
扶苏对于儒家思想的痴迷,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嬴政原以为扶苏出身于关中之地,又在他身边长大,自然更会倾向于法家和兵家。
事实证明。
嬴政对于臣子十分有识人之明,却唯独看岔了自已的大儿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古代混日子 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我岳父是朱元璋 将军府的替嫁闲少 大唐:家父李世民 什么?慈禧是我老婆? 红楼之小兵传奇 五代:铁骑纵横 科举,寒门读书郎 汉末:张角之女,乱世女贼 趁女魔头还没黑化,截胡她做老婆 穿越大秦,助政哥长生 穿越大唐,我带了战术背包 庆帝元年 大明:朱元璋家的开国太上王 姐夫是皇帝,嚣张亿点怎么了?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