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文成武德打一字是什么 > 第147章 皆大欢喜(第2页)

第147章 皆大欢喜(第2页)

但是这么一个怀着拳拳抱国之心的臣子太过刚直,招人忌妒、记恨成了常事。各种针对于谦的流言蜚语就没有停过,作为一个朝廷中流砥柱这明显也是不恰当的。

为了能够一次性击垮鞑靼,按照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给大明创造个百年甚至给中国创造个千年以来的新国土历史,朱祁钰决定将左都御史王文扔到陕西去负责镇守。

都察院的工作本来是可以交给资历更老,同样早就升为左都御史衔的陈镒主持。但是陈镒在两年前去世了,将为人刻忮,平时总是摆出很威严样子但实际上有外强中干之嫌的王文调去陕西镇守后还需要一个得力大臣来负责都察院这一摊子事情。

人无完人,与于谦同科的王文在大太监王振掌权时期负责了大理寺少卿薛瑄被诬告的案件,在复审时明知薛瑄无罪却因为王振影响而将薛瑄定了死罪。更是在审理金英纵家奴横行不法事时有意放过金英不敢继续追查,这两件事情也成了王文政治生涯上无可磨灭的污点。

调往大同镇守的沈固挂左都御史衔时间虽然也不短了,但是需要他看住那个不靠谱的军三代郭登,这个老小子在历史上是出卖了景泰皇帝的墙头草小人。在朱祁镇复辟之后作为军镇领导第一个跳出来推翻了自己曾经高喊支持口号的一切景泰朝政策,其无耻程度与杨善有的一拼。

同样挂左都御史衔的王翱镇守辽东有些时日了,经过这一次之后也该有实际性的升赏,否则人心会变的。这么算起来也是个可以调回来主持都察院工作的人选,只是这样又该由谁来接替王翱镇守辽东呢?

唉~无人可用啊!朱祁钰不禁心中暗叹。

“于卿,此去塞北苦寒非比寻常,往日于卿食宿尚有内庭关照,此次干系重大想来于卿必然又要宵衣旰食,不得爱惜身体。因此,朕决意升卿养子于康为皇家安全局百户,增派旗校三十人专护于卿周全。不得推辞。”

“金卿,此去江南定要严查商铺工坊有无依律爱惜工匠,朕曾明令凡矿场、织坊、泥瓦诸工坊必得配戴护罩护住口鼻,严防尘埃吸入口鼻。若有工坊、矿厂违律,一概严办。”

“臣遵旨。”

听到金濂的回答就知道他心不在马~压根没把这太当回事。

“金卿,尘埃虽细,吸入口鼻必伤心肺,此事不得有差池。”朱祁钰强调道。

“若果有犯禁者,当依律严办……”说是依律严办,但依哪个法条还真是个问题。

如果按照某个时期为了追求地方经济面对各种违法违规都是罚点款子了事,最后也只是给行政机关创收那就扯蛋了。老百姓伤了身体无钱医治,无良企业主赚了钱拍拍屁股扔下几张罚款头也不回的走了,至于朝廷……呵呵,你看看报道这种事情的媒体有什么好果子吃没?

有谁记得捅出中国第四桶油——中地沟的那位姓甚名谁吗?知道他怎么就被车祸了吗?

私人小煤窑的黑洞洞被掀开前有多少无冕之王排着队在门口领封口费的,那个景象又是被谁人戳穿了窗户纸的?

还有洗油米、大头奶、补肝伤肾丸、致癌衣……

“若果有此等无良商户,一概抄家籍没财产。凡有三族内或有知情不报者同罪,六族内享其钱财者罪减一等,九族内受帮扶者罪减二等。”治理奸商就要用重刑,否则根本没人怕。

嘶……好狠!金濂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皇帝的命令。天下奸商多了去了,都照这个套路那岂不是朝廷要赚翻了?!

“陛下…如此是否过重了?”

“重吗?不重,你是没见过那些吸入粉尘需要换肺的穷苦人,也没见过大头娃娃结石肾和一大群苦难百姓。不重,如果有人不服可以上京来告御状嘛!朕在京城等着。”

“臣……遵旨。”上京城告御状?呵呵,虽然不明白朱祁钰的态度来源是什么,但至少明白了皇帝的决心不会改变。先应下来再说,到时候怎么判还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县官不如现管!

《景泰实录》:

景泰六年七月初六日,上谕,刑部尚书濂加太子少保,赐天子剑,赐蟒袍,总督江南钱粮税赋。兵部尚书谦,赐太祖御剑,赐蟒袍,总督塞北官吏官民。

上谕,为安宗社,天下太平,内阁具议,百官调度。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濙,兼华盖殿大学士。太傅,吏部尚书直俱兼太子太师。户部尚书循,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工部尚书谷,兼东阁大学士。少保,兵部尚书谦,俱兼太子太傅。升吏部左侍郎(何)文渊升吏部尚书。大理寺卿俞士悦升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石璞,加太子少保。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江)渊,礼部左侍郎兼学士(王)一宁,户部右侍郎兼学士萧镒俱为太子少师。吏部左侍郎俞山加太子少傅,兵部左侍郎俞纲加太子少保,俱仍兼旧职。翰林院学士(商)辂升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仍兼旧职。户部左侍郎刘中敷兼太子宾客。升太堂寺少卿(习)嘉言为詹事府詹事。命吏部右侍郎项文耀,礼部右侍郎萨琦俱兼少詹事。礼部右侍郎邹于兼左庶子。升翰林院侍读彭时为左春坊大学士。侍讲刘俨为右春坊大学士,周旋为左庶子,赵恢为右庶子,修撰林文为左谕德,修撰李绍、侍讲吕原、修撰柯潜为右中允,俱兼旧职。都给事中李佩、监察御史魏龄俱为詹事府府丞,编修周洪谟、刘俊为左赞善,检讨钱溥、编修兵正为赞善。编修万安、李泰,都给事中林聪、典簿邹御俱为司直郎。侍书陈谷、徐泌,监丞鲍相,县丞高诚,俱为清纪郎。检讨曾暹、傅宗,五经博士陆艺,典籍李鉴俱兼司谏。编修王与兼司经局校书郎,中书舍人刘钺、赵昂俱兼正字。升老鹰李瑗为检书。待诏赵政为詹寺府主簿。教谕刘洁为录事。序班杨钦、王政、周宁、傅荣俱为通事舍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