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崇祯大帝46集免费版 > 第125章 黔国公沐天波(第1页)

第125章 黔国公沐天波(第1页)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土司叛乱中,沐王府的损失异常惨重。也难怪沐天波比杨畏知这些大明朝廷的军官还要着急,甚至想资助军队立马出兵平叛了。

如果不是他现在没有调兵打仗的权力,他都想直接带自己的家将卫士出征,去跟叛军拼命去了。

听到沐天波的质问,知道沐天波为何如此着急的杨畏知安慰道:“我们不急于出兵,只是慎重行事,不代表我们就任由叛军横行云南了,沐长官不必着急。”

瞿式耜见军长同意自己的意见,跟着点头道:“不错,我们不是不出兵,而是必须要有必胜的把握,才能出兵。目前来看,对于叛军20万人的数量,我们的军队虽然武器先进,但人数太少,即使出兵也显得兵力严重不足。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各大城市的防御,保证几个大城市不丢就行了。然后,我们应该马上将最新的叛乱情报汇总,汇报给防区总督部和中央朝廷,请朝廷派兵支援,并决定是否在冬季出兵。”

沐天波气得站起来道:“你们就是胆小怕事,我会上报朝廷,弹劾你们的。”

听到这么诬蔑军方的话,杨畏知的脸就冷了下来,道:“军队怎么行事,自有我们的考虑,不消你来指手画脚。你要弹劾,尽管弹劾去吧!”

“哼!”沐天波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离开了会议室。

沐天波离开后,鉴于他“副长官”的身份,长官吴兆元就显得有些尴尬,对杨畏知道:“这次叛乱,沐氏勋庄损失惨重,沐长官有些着急,杨军长不用生气。”

杨畏知摆了摆手,道:“吴长官言重了,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沐氏勋庄这些年在云南各地欺压当地老百姓,引起了不少的冲突,朝廷没追究沐王府的责任,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副长官的闲职,已经算给他面子了。现在竟然想干涉军队事务,我看他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还真以为云南省是他沐家的后花园呢。”

罗国点了点头,道:“不错,沐长官平时就有些骄横跋扈,认不清形势。现在皇上明摆着要治理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他还敢说这些话,真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啊。”

吴兆元点了点头,也对这个挂名的副长官有些不满,于是摆手道:“不说他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当前的形势吧。”

杨畏知点了点头道:“不错,这种不识时务的人,总有一天要被朝廷惩治的。我们还是继续讨论怎么应对叛军的攻势吧。”

接下来,这些云南省的军政高官,针对当前席卷云南全省的土司叛乱形势,商讨了几个时辰。

最后,大家确定了先立足防守、保证几个最重要的大城市不出意外的总方针。

在这个总方针之下,官府方面,要加大对治下老百姓的宣传工作,指出那些土司谋逆都是为自己一己之私,即使叛乱成功,对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好处。

这一点,倒真是事实。平日里,那些当地的土司对老百姓的剥削就比官府更厉害,只要一宣传,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事实。

然后,官府要加强下面乡镇等基层政权的领导,如果发现有叛乱的迹象,立即处理,不能再扩大叛乱的范围。

军队方面,全力守住剩下的几个大城市,不能被叛军偷袭攻占。几个大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要派军日夜巡逻,保证交通畅通无阻。

最后,就是将最新的情报汇总上报给西南防区都督府。

冬月十四日,南京已经开始下起了崇祯十九年的第一场雪,初雪比崇祯十七年提前了九天。

小冰河期的严寒还在继续加重,杨毅虽然已经将政务工作都丢给了内阁,但他还是不放心,最近开始每天关注各地官府对冬季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他希望,在自己的治下,尽量不要出现被严寒冻死的老百姓。

虽然他也知道,“一个都不死”这个愿望有些难以实现,但他还是希望被严寒冻死的老百姓要一年比一年少,这是一个后世青年的追求。

对于那些明朝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杨毅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不会被严寒冻死、不会被饥荒饿死、也不会被繁重的税赋压死。

而现阶段,就是要着重预防老百姓不会被严寒冻死的的时期。

由于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剧增,官府有了更多的财力来预备救灾物资。只要哪儿发生了严重雪灾,相信周边的官府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援,不会冻死太多老百姓的。

杨毅也以崇祯皇帝的名义,在报纸上呼吁大家做好过冬的准备,不要马虎大意。

崇祯十九年冬月十四日下午酉时,杨毅查看完了直隶省的救灾准备工作后,就到了晚饭时间。于是,杨毅离开乾清宫,前往坤宁宫与皇后姚淑静、贵妃吴惠兰等人一起吃刷羊肉火锅当晚饭。

杨毅的酒杯里,装的是白酒集团进贡的第一批白酒陈酿。

为了方便地方官府执政,尚在南京朝廷控制下的四川省播州府(今遵义市),已经在崇祯十八年被划入贵州省官府管辖。

然后,贵州省官府在皇帝杨毅的指示下,出资将仁怀县茅台镇二十多家酒坊收购,成立了国营白酒集团。

然后,那些酒坊的酿酒师傅,都被白酒集团以重金聘请,进入白酒集团工作。集团收购了他们酒坊原来窖藏的年份不同的陈酿,包装成了第一批白酒,用来打响白酒的品牌。

其中品质最好、窖藏年限最久的一批陈酿,被贵州省官府进贡到南京,供皇帝品尝。

不过,这一批窖藏年限最久的白酒,只有十多瓶。杨毅都不敢敞开肚子喝,只是每次倒一杯小酌。如果要宴请大臣,也只是用其他年份的陈酿来待客而已。

不是杨毅抠门,而是他知道,随着白酒的商业化,那种土法酿造,而且窖藏了七八十年的白酒,以后将很难出现了。如果他不珍惜点喝,恐怕自己都喝不了多久,就要喝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