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踏步的向前,右手倒拎着大斧,在看到那泰山将竟然没看到自己,特意喊了句:
“嗨,这边。”
而话没落,夏侯惇就三步跃起,在空中双手持斧劈向了对方。
也不知道该说夏侯惇是磊落还是不磊落了,难评。
但那泰山将哪里是真没注意到夏侯惇吗?
这人是个鲜卑大山里的杂胡,自己都说不上是哪个族群的,以前也只是带着一队同样出身的人在山林中浪荡。
后来因为泰山军征服了这片山林,并用稳定的固定生活去招徕了山林里的人,这人才带着弟兄们投入了泰山军。
不要以为山里的群胡们就爱游猎了,其实他们在心中不知道有多么羡慕关墙内汉人的稳定。
山林中游猎固然听着有趣,但实际上每一步都可能断送性命,不是死于虫蛇就是死于兽口,甚至可能只是在野外摔了一跤摔断了腿,就可能死在山林里。
更不用说,每到冬天就是鹅毛大雪,山林一片死寂,不能狩到足够食物过冬的,统统都熬不过去。
所以,以狩猎为生,有千百种方式死,而唯一能活的方式,就是定居。
于是,当泰山军的定居点出现在某地,附近的渔猎人口就会争相涌入,实在是平、辽的苦楚,谁冻谁知道。
泰山军当然知道,平辽武士们之所以战力超凡就是因为渔猎生活,所以一旦他们开始定居了,这些人的战斗力势必就会下滑,甚至一代不如一代。
但这也是泰山军想要的结果。
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面的,泰山军在大量使用平辽地区的武士后,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让大量胡人精英充斥军中的。
这是一体两面的必然。
泰山军也用了各种升迁的硬性规定来卡这些胡人武士,比如语言关、文字关,但实际上军中高层很清楚,这种手段是治不了根本的。
毕竟这些胡人都是成型的,没多少真的能在成年后还可以学语言、学文字,所以能跃升到校尉以上的胡人也终究是少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你不让人家升就解决了问题了?那些立过功流过血的平辽武士在看到以前的汉人同僚们各个平步青云了,就会甘心?
如果是一个两个被卡也就算了,当被卡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即便你卡的标准看似是公平的,但也会被这些人当成是你们汉人的制度歧视。
如此必然离心离德,甚至酿成大祸。
这些未来的问题泰山军高层们预见不到,张冲还预见不到吗?所以张冲正是在平辽地区推广定居生活的最大支持者。
张冲很清楚,胡汉之间的不同绝不是什么民族血脉不同,这种观念不用说是后世了,即便在当代也是这样想的。
在汉人的观念中,这些外面的胡人其实以前也是“黄帝之基苗,清阳之后裔”。只是生活在外疆而被叫成了胡。
所以就有了入中国则中国之,入夷狄则夷狄之。
而要想根本上解决胡汉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如果胡人也定居了,也习汉法用汉语了,方方面面都和汉人一样了,那他们不也就是汉人了吗?
所以只有让胡人定下来,才能汉化。也只有让胡人定下来,双方的武力悬殊才不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即便这些地区再有一二所谓的豪杰要想起事,用的都是长久定居下来的平辽兵,他们关内想要平定的话,也不会太费劲了。
所以,这就是张冲治国的思路,从来都是以小见大,看的长也看的远。
但这些手段只是用在以后的,实际上现在,对于军中第一代平辽武士们,对于这些从小就与野兽搏杀的豪杰们来说,无论是和此前的父祖们相比,还是和以后的子孙相比,他们都是最巅峰的存在。
而夏侯惇所袭击的正是这批泰山军的第一勇士,是真正能猎得熊虎的存在。
此刻他所谓的示弱,正是他对野兽的办法,当夏侯惇跳起飞劈时,这个猎熊将猛然将铁棍甩了过来。
这一击,重重地抽在了夏侯惇的巨斧上!
喜欢犁汉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