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为人心软仁义,凡事以大局为重,不舒服归不舒服,于岳父安排交待的各项事情都是竭力去办。
可作为吴军阵营内部坚决主张反清复明的首领人物,纵是被封为国公,胡国柱也是无法接受岳父吴三桂称帝自立。
发脾气不受这国公封赏,甚至想辞官不做回乡教书,还是在昆明养病的刘玄初闻讯赶来将他劝住。
吴三桂没有忘记刘玄初,派人通知刘玄初病好之后立即前往武昌出任大周皇朝的内阁次辅。
刘玄初劝说胡国柱接受岳父称帝的现实,不是贪图吴三桂给出的高官厚禄,而是深知吴称帝一事已经无法挽回,那已经穿上身的黄袍不可能再脱下。
因此纠结于吴三桂称不称帝于事无补,眼下最重要的是大军赶紧渡江北伐。
只有直捣黄龙,才能推翻满清恢复汉官威仪。
一番道理下,胡国柱渐渐的也消了气,知道自己不当于此时使小性子,但为表达心中不满还是给岳父上书要求离开云贵带兵出征。
为了让武昌早点渡江,刘玄初又给吴三桂写了封信,信中除了祝贺吴三桂称帝外,就是指出当前形势仍利在速战速决,绝不可在长江停留太久。
“此时形势利于我军,当渡江直捣黄龙痛饮矣,绝不能阻兵不进,坐失机宜愚以为十一月渡江最好,万不能拖至明年开春,否则清廷必四方动兵云集”
信中宗旨就是希望吴三桂既已称帝便当一不做二不休,速速恢复汉家天下。
如此,吴便为当世圣人。
信就是在胡国柱的将军府写的,但最后一句让胡国柱看着眉头微皱,担心刘先生这般说法,岳父那边怕会刺耳的很。
那一句是:“想儿子讲和,岂非妇人女子见识?”
这显然是刘玄初担心吴三桂哪怕称帝也会因为担心世子安危而举棋不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谋士者,如果不清楚恩主性格心思,这谋士便做不了。
“气节名利,得失富贵,不过成王败寇,今既不能立义皇帝,则要做实皇帝,为天下计,为皇帝计,莫说担心儿孙安危,便是大义灭亲也来不得半点含糊。”
提醒归提醒,对于渡江北伐刘玄初还是比较乐观的。
吴三桂旨意要云贵调用苗壮土司兵北上武昌。
这显然是在为北伐集中兵马。
经刘玄初一番开导,胡国柱不再纠结岳父自立一事,当下除了调派土司兵北上外,又按岳父吩咐到王府请被册封为皇后的张氏等人前往武昌。
哪曾想张氏听说丈夫称帝,死活不愿离开昆明,说她宁愿以平西王福晋身份死在昆明,也绝不以什么大周皇后身份被朝廷解到京师游街。
皇后不肯去武昌,皇贵妃,妃嫔们自是无法出行。
不敢用强的胡国柱只得将情况如实奏报武昌,却是隐去了张皇后那番极度晦气的话。
云贵土司们得知吴三桂称帝,且要他们的士兵北上武昌,大多欣然出兵。
原因除了土司们本就不服满清外,便是吴军起兵取得的战绩太过惊人,使得土司们皆以为清廷必败无疑。
湖南各地留守的吴军在兵部尚书韩大任的调度下,也分别抽出精兵前往武昌参与北伐。
一时之间,武昌精兵云集,江上水师游弋,战船密布。
同吴三桂称帝后吴军阵营欣欣向荣不同的是,福建耿家颇有点流年不利。
不知道是不是吴三桂称帝把耿家的“运势”给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