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带着手下几百残兵欲与叛军死战。
可惜两人手下的士兵都是由原来洛阳城中的捕快,胥吏组成的,这些人如何有此勇气。
一听要与叛军死战,一个个逃的比兔子还快,最后只有二十多人留了下来。
李憕绝望的看向众人,这时他劝卢奕带着剩下的人离开,此时他已经做好了殉国的打算。
卢奕拒绝了李憕,只是让家人带着自己御史中丞的大印从小道离开。
自己则回到了御史台衙门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十二月十六日,叛军从四门攻入洛阳,封常清无力抵抗,不得不带领残兵退出洛阳,洛阳尹达奚珣投降,洛阳落入安禄山手中。
李憕、卢奕、蒋清三人皆被安禄山叛军所俘虏。
三人见了安禄山大骂不已,最终三人皆被安禄山所杀。
为了鼓舞士气,安禄山纵兵劫掠,没有撤离洛阳的百姓惨遭屠杀。
整个洛阳以及周边百姓死亡人数不下三十万。
后来李白听说此事后,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古风》第十九首,其中有云:“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
封常清从洛阳败走,到了陕郡,太守窦廷芝已投奔河东,陕郡的官吏和百姓也都逃光了。
他见到驻扎此地的高仙芝,建议退守潼关。他的理由是,敌势凶猛,陕郡无险可守,对长安来说,潼关是目前唯一的屏障。
高仙芝的部下同样是一群乌合之众,在这无险可守之地不堪一击,万一被击溃,贼兵破关而入,那么长安就危在旦夕。
不如引兵进入潼关,作防守之计。封常清对叛军的精骑心怀余悸,在西域的长期战争中,他还没有遇到如此凶猛的骑兵。
随后封常清又向李隆基上书言“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
高仙芝听从了他的建议,率军急速
回撤,退守潼关。
高仙芝与封常清的做法,是从整个战局考虑,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经过朝廷允许,撤回潼关,与李隆基的整个战略布署不符,擅自行动不说,还丢掉了潼关以东的大片地区,这个罪责谁来承担?
两位将军都以大局为重,关键时刻没有顾惜个人利益。这也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封常清为高仙芝分析敌情时,监军使边令诚便已经准备向朝廷打小报告了。
监军使作为“天子之耳目”,他们的职责就是向皇上打小报告。
情况果然如封常清所料,叛军的骑兵不久就追上来,唐军狼狈奔走,人马互相践踏,死者甚众。
幸好后撤及时,不然很可能被吃掉,潼关也会落入敌手。
敌人追至潼关,高仙芝已命部队做好了守城的准备,贼兵不能入城而去。
得知洛阳失陷,叛军兵临潼关,关中各地皆是人心惶惧。
范阳起兵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安禄山将败不旋踵,可是事实却与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河北、河南诸郡县望风瓦解,叛军则势如破竹,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向叛军投降的并不多。
夺下洛阳之后,安禄山可谓志得意满。
洛阳以及河南诸郡的僧人、耆老、名士纷纷上表劝进,即请安禄山登基。
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即皇帝位。国号大燕,自称雄武皇帝,建元曰圣武元年。
随后置丞相以下官,封其子安庆绪为王,以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其余文武皆有封官,以范阳为东都,免其百姓终身租赋,署范阳城东隅私第为潜龙宫。
就在安禄山继位的第二天,奚人战败,契丹求和以及李恽兵临范阳的消息同时传到了洛阳。
安禄山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赶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此时有人提议回军河北,有人提议干脆趁着各镇边军还未抵达关中前一鼓作气攻破潼关,夺取京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