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无地百姓外,还有大量欲万里觅封侯的游侠、良家子也纷纷报名。
李恽昔日所做的“三千里外觅封侯”之句也被这些游侠、良家子四处传唱。
面对络绎不绝前来报名登记之人,负责移民的高适自然是来者不拒。
只要是身家清白的都录入名册,个人前往的登记完了就发放安家费。
如果全家迁徙的则是发放统一制作书写的文书,上面还盖着朔方节度副使的大印。
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只要抵达朔方,不论男女老幼每人皆可分到四十亩良田。
只要连续耕种五年就属于你自己的了。
短短十日的时间就招募了近五千千人,而报名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李恽对此自然是欣喜不已,每一个移民对他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如果不是条件所限,李恽恨不得把关中诸县之民全部带往朔方。
地方官府自然也是欢喜的,这些无地之民,正是地方最大的隐患,如今李恽愿意接收这些流民真是皆大欢喜之事。
……
天宝九载八月,李恽陛辞之后带着人又一次离开了长安。
杨盈带着苏慧卿、杨柔还有两个孩子一直把他送到了光化门这才停了下来。
望着流着泪的妻子,李恽心中也蛮不是滋味。
其实他又何尝不想把妻儿待在身边呢。
但作为大唐宗室又是一方节度副使,却是万万不行的。
他先是叮嘱了杨盈一番,又跟苏慧卿、杨柔和两个孩子说了一些话这才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杨柔突然上前抱住了他,“郎君我有喜了!”
李恽条件反射的问了一下,“什么?”
“郎君奴有喜了!”
杨盈也是面露诧异之色。
“妹妹是何时知道的!”
“昨日方才知道的!”
突如其来的惊喜,一下子冲破了离别的伤感。
李恽又重新交待了一遍,这才翻身上马,坚定的往北而去。
只留给妻儿一个看似坚强宽大的背影。
出了光化门,李恽回头深深的望了望妻儿和那高高的城门楼,随后就头也不回的向北而去。
他不敢回头,他怕自己一旦回头就不愿意离开这如梦如幻的盛唐长安。
……
到了城外十里亭,李恽却是与早已等候在此的高适、李白等人汇合在了一起。
两支队伍汇合后,人马一下子多了起来。
长长的队伍中,除了携带了各自所需的物资之外,还带了一批神物。
那就是后世非常常见的一样东西,棉布,还有一些棉种。
这些东西,都是李毅这两年用尽各种手段方才从西域各地收购而来的。
李恽回到灵州时已然是天宝九载元年九月。
此时秋收已经结束,天气也开始转凉,不过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东小麦的种植。
为了不误了农时,李恽立即组织安置这次迁来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