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什么意思 > 第174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第2页)

第174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第2页)

根据刘荣掌握到的数据,天子启下令设立的太子私苑:博望苑,有佃农共计七千四百余户人家,丁口超过三万!

如果让这三万人都来迎接刘荣,恐怕博望苑的外门附近,都要被堵得水泄不通。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我汉家历代先皇,便都以农为国本。”

“――农耕,是国本;”

“而农人,又是我诸夏躬耕之民的根本。”

随着刘荣嘹亮的声线响彻苑门内外,聚集在此的一众农人,也终于缓缓直起腰杆,将探索的目光,望向那道仍带些青涩,却也已经初具威仪、贵气逼人的身影。

便见刘荣深吸一口气,又更挤出一抹温和笑意,在现场众人身上环视一周;

看的农人们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纷纷低下头,本能的遮掩起衣服上的补丁,刘荣才又莞尔一笑。

也不再东拉西扯,或多说什么假大空的口号,而是直入正题。

“令:凡博望苑之民,自今岁,即父皇新元三年始,免租税三年!”

“另有父、祖、兄长死王事之烈属,又老、弱、孤寡,单造一册,以赐粮、布用度。”

“――年六十上之长者,月与酒、肉各二斤,岁寒之时,加布二匹、絮三斤。”

“家中,始傅之男丁不足一人之户,以吏亲往而查其疾苦,报于孤当面。”

“因父死王事,而致使家无男丁之遗孤,送至博望行宫,孤亲养之!”

没有拐弯抹角,全是实打实的好处,在场众人的期盼得到满足,自是对刘荣连连叩首,以表达自己最诚挚、最纯粹的感恩之情。

刘荣方才这番交代,或者说是许下的赏赐,乍一眼看上去,似乎是条条框框一大堆――又是烈属,又是孤寡老弱,更或是年满六十以上的老者;

但实际情况却是:能从自给自足的自耕农阶级,在短时间内迅速家道中落为纯佃农,同时又有资格租种上林苑皇田、能被归入刘荣的博望苑的人,就算不是全部,也基本是绝大多数,都能和刘荣口中的‘特殊群体’扯得上关系。

想想就能知道:你一不是烈属,二不是孤寡老弱,能穷的变卖田产,自更不可能在官府有人脉;

无权无势,无钱无产,天底下佃农那么多,上林苑又只有这么点地方;

没点特殊身份,人家县衙凭啥就让你去上林苑?

事实上,作为汉家吸纳难民、收容破产自耕农,扶持佃农重返自耕农阶级的大型调节器,上林苑的皇田,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佃租资质审核标准的。

――最优先的,无疑是关中户籍,且家中有直系亲属‘死王事’,即因公牺牲的烈士家属。

如丈夫战死沙场,遗孀带着几个儿女,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

如父亲战死沙场,少年孑然一身,又为父亲的身后事变卖了家产,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

又好比儿子战死沙场,老头老妪没有儿女供养自己,以至于晚景凄凉……

以上几种状况但凡发生了,地方官府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长安!

至多五个工作日,丞相府便会正式批准这样的家庭,入驻上林苑租种皇田。

若情况极端一些,甚至就连天子,都可能在某次去上林苑游玩的时候,顺路探望一下这家根正苗红,却生活艰难的光荣之家。

――次一等的,是家中因其他原因,失去了家中唯一的,或至关重要的顶梁柱,从而导致生存艰难;

如一家之主意外病死啊之类。

这种情况,地方官府不会太过着急的上报,而是会小心观察、密切关注。

察觉到这家人,有因为此番变故,而直接沦为奴籍的可能性,地方官府便大概率会出手;

家世没问题,便会为这户人家上报,申请上林苑的皇田租种资格。

再不济,也会为这户人家联系当地的地主富户,以成为佃农,而非直接沦为奴隶,从此消失在汉家的户籍册当中。

或许有人会说了:当官的肉食者,能有这么好心?

――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能如此关注底层群众的生存?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很难得出定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