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别的,就只是上上下下的官员,十年间也足够给他们来上一场大换血了。
陆执安不敢说整个大恒一定有多少多少清廉的官员,但有为民做事之心的官员,数量至少在五成以上。
别小看五成这个数字。
看似只占了一半的比例。
但是凡事都是要看基数的。
大恒有名有姓的官员都有品阶,而所有有品阶的官员的任命,都是要上报朝廷中央的。
也就是说,这些官员都是由京城这边选出来的。
而自打当年陆远平开恩科之后,大恒官场就逐渐有了新的默契——所有新任官员,包括新科进士在内,所有人都要从基层做起。
这个所有人,是包括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内的。
可以说是满朝文武除了此前已经有任命的人之外,所有人都逃不过。
大恒的官员并非全部都是从当年的进士中选,按照规定,所有考取了举人功名的生员都可以入朝为官。
但是相对于举人,进士们的起点肯定是更高的。
毕竟人家也是一步步杀上来的,接触到的人层级都不一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员们获得举人功名的考试叫乡试,举办乡试的是各道。
而考取进士功名的考试叫做会试,考试地点是京城,主办单位的礼部和吏部。
这就比较像是陆执安前世的省考和国考之间的区别。
走到举人这个层级,能接触到的基本就是各地区的政府了,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入仕途,那么资源肯定是比不上京城这边的。
而等到所有人进入仕途第一任必定是走基层这件事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之后,起点的差距虽然不太明显了,却还存在。
进士们的初始任命,一般都是在京城比较有印象的地方,比如常年富庶之地、常年贫困之地、常年混乱之地……
简而言之就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再换句话说。
现在这些民间力量嚣张到敢毁掉绝大多数种子而不做丝毫掩饰的地方,基本上放下来的都是进士这一层级的生员,甚至一甲也不算少数。
如果是举人出仕,陆执安和陆远平他们或许还不太了解。
但是进士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也不可能放一些人进来滥竽充数。
这就是十年间沉淀下来的底蕴。
陆远平和陆执安本身就有一部分心思是想要利用这次玉米种推广的事情来试探一下各地。
现在,试探的结果出来了。
前去接应的队伍很有效率,五月初出京,六月底就陆陆续续带着东西回了京。
至于是什么东西。
自然就是关于种子损失的调查结果和各色证据了。
多方联合之下,调查出来的结果还是很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