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朱元璋手中不少的文章早就已经被他翻看了好几遍。<P>
朱瀚和朱标,朱棣便站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等待着朱元璋最后的挑选。<P>
朱元璋对两份文章爱不释手。<P>
“现在学子们果真是博学多识,文章写得引人入胜,连咱都有些爱不释手,身为皇帝居然挑选不出最后的状元。”<P>
朱元璋说着目光便看向了一旁的朱瀚,他始终一语不发,低着头等待等待机会。<P>
“老弟,你现在是不是有什么心思,倒可以说说看。”<P>
朱标和朱棣两人的目光立马就放到了朱瀚的身上,此时朱瀚眉头紧皱,他连忙上前从朱元璋的手中接过了两份文章。<P>
他仔细的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就已经认出了,这便是葛荣和王安两人的字迹。<P>
葛荣之前对自己早就已经有了安排,因此他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能够走仕途这条路。<P>
朱瀚一心培养下来的,那实力竟然是不容小觑。<P>
王安身在寒门,但却能够十几年如一日报读诗书还能够练就谦逊的性格,朱瀚对他依然是刮目相看。<P>
这两个在同一场科举之中,确实有些难以抉择,两人都是人中龙凤。<P>
若是就这样的,让他们对科举不满,日后肯定会有不少的学者因此而诟病。<P>
“陛下心里更觉得哪份文章好,便就已经足够。”<P>
朱瀚把决定权还是交到了朱元璋的手里,毕竟现在可是要为朱标选择一些日后能够在朝中的人才,他可不能妄下决断。<P>
“当今的学子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看他们所写的文章就能够体会得出,日后为大明江山能够付出极大的努力。”<P>
“这一次的科举办的确实不错,这两个人的文章都留下来吧。”<P>
朱元璋意思已经不言而喻。<P>
朱瀚立马就明白了过来。<P>
看来王安和葛荣两个人,都能够受到朱元璋的青睐,他们日后这样的名次,其实早就已经没有多少的意义。<P>
他们两人,这便已经成为了今年状元中的并蒂莲,这可是多年来,第一次能够在科举制中出现双状元的情况。<P>
“即使状元的位置,也不过是给他们的官位能够更加的增长出一些见识罢。”<P>
“但真正能够让他们在应天府立足,靠着如今的状况根本就不足为奇,日后还要让他们能够有所成就才好。”<P>
朱元璋目光认真地看着朱瀚。<P>
这一次科举朱标和朱棣,两人办的都确实不错。<P>
朱瀚能够留出这样的人才,为他们大明江山越发稳固,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P>
朱瀚看着朱标和朱棣,对他们两人也是刮目相看。<P>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脸上露出笑容。<P>
他终于选择了一颗心,就稍稍的放了下来,对于葛荣他可是寄予了厚望。<P>
不但因为他在科举舞弊案中,能够直言不讳的去把幕后的黑手揪出来。<P>
更重要的是,他在科举之中也确实能够展现出真正的实力,让朱标对他刮目相看。<P>
如今他能够在应天府,有这般的努力,朱标已经默默的把他划为了自己的麾下。<P>
日后定然也能够让葛荣,在自己的身边谋取一官半职。<P>
“葛荣所写的文章,对他天下局势的力度非常的强,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