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平原大地指什么地方 > 第68章 协同(第1页)

第68章 协同(第1页)

政治的智慧,在于巧妙的驾驭与适时的妥协。

朱士言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在田亮亮的汇报中,他很快抓住了这次农改的核心问题。

作为自带明星市长光环的朱士言,张口就谈农改报告,绝不是他特立独行的风格。他要给这场会议加点猛料。

“田亮亮同志是个实干家,为艾镇农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艾镇就是在这样的同志手里一步步,一点点建起来的。

我们这一届市委市政府特别注重干部培养和选拔,在重大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我们要大胆的用,大胆的提拔。

特别突出的干部,我看可以连升两级甚至三级,不要受那些平庸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我们不可能实现淮海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交出一份让淮海人民满意的答卷。”

朱士言的口才很好,也很会渲染氛围。他的这个开场白让会场气氛很热烈。

“我们市委市政府就是要在火线上,在重大任务上考验干部。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前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当然了,最后一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不是我朱士言说的。”

这明显是在抬一压一,但凡脑子聪明的人都知道朱士言剑指的是谁,余明的脸都气歪了。

兴邦很愕然朱士言居然能大言不惭的说出这种话,居然当着自己的面搞吏斗。

“哈哈哈,士言同志文采飞扬,你的干部论让我耳目一新。

淮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个悲剧城市,诞生了刘邦和项羽两位千户英雄,现在人们大多只记得刘邦的丰功伟绩,却对项羽避之不谈或轻轻划过。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这最后一句话也不是我兴邦说的,是周树人的名言。当然我对鲁迅先生没有不敬之意,但我不苟同他的建议。

我们共产党人干工作就一个目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朝着搞好经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这个城墙口冲击,哪怕你失败了,你也是英雄。

今天的讨论会,我们就既讨论我们艾镇实践的成功经验,也要找出我们某些地方失败的教训。我们搞报告就是要实事求是,要有深度和广度,和事实无限接近的把它记录下来,方便领导们决策,方便兄弟省市们借鉴。”

兴邦及时扭转了风向,但是他还是要给朱士言一个面子。

“艾镇改革是在淮海市实践的,淮海市的同志们最有发言权,余明啊,你把主要报告内容给士言同志和各部委办局的同志们汇报一下,回头市长是要定调的。”

“呵呵,宗书记是经济领域改革的专家,我提不上定调,余明同志开始吧。”

会议开了一上午,也只议出了一个序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低效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迫切请求变革追求更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

艾镇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改革,是响应该镇人民热切期盼而启动的一项系统农村改革试点。土地集约应用和城镇化,正是对这一需求的积极回应。

土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推动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城镇化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农村核心资源土地的种植现代化、产出率高效化、居住城镇化、部分集约建设用地要素市场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效发展。

城镇化改革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让农民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是城镇化改革的核心任务。通过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改革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在推进这两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农民的利益和需求,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三条底线不突破原则,只有真正让农民在改革中受益,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改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意愿,确保改革措施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朱士言就是朱士言,直接将序言总结的很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