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朝堂风云起,钰王谋新局
朱祁钰坐在自己的王府书房之中,眉头微微皱起,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今朝堂之上的局势。自他知晓自己如今这具身体的身份,又清楚朱祁钰原本在历史上那令人惋惜的结局后,他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可这又谈何容易,大明的朝堂就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水,稍有不慎便可能深陷其中,万劫不复。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暗中观察,也凭借着原主那残留的些许记忆,对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如今的皇帝,也就是他的父亲朱瞻基,虽有着雄才大略,可身体却每况愈下,这也让朝堂之下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都在为那未来的局势做着准备,或明或暗,争斗不休。
“殿下,徐大人求见。”王府的侍从在门外轻声通传着。
朱祁钰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徐大人,正是他这段时日有意拉拢的一位朝中清流官员,为人刚正不阿,在文官之中颇有威望,当下便说道:“快请徐大人进来。”
不多时,徐大人身着一袭青衫,头戴乌纱帽,稳步走了进来,见到朱祁钰后,当即行礼道:“下官拜见钰王殿下。”
朱祁钰赶忙起身,上前扶起徐大人,笑着说道:“徐大人不必多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
徐大人看了看四周,朱祁钰会意,挥挥手让侍从们都退了下去,书房之中便只剩下他们二人。徐大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如今朝堂之上,太子之位看似稳固,可实则各方都在觊觎啊。那几位王爷平日里看似无所作为,可暗地里小动作不断,还有那几位权臣,也都在观望,想要在合适的时候推波助澜,谋取最大的利益。”
朱祁钰微微点头,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历史上朱祁钰原本也是被命运裹挟着卷入了那场夺嫡之争,最后虽登上皇位,却也落得个悲惨结局。他可不想重蹈覆辙,当下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本王也知晓如今局势复杂,只是不知大人可有何良策?”
徐大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下官以为,如今当务之急,乃是要在朝中广结善缘,拉拢那些正直有能之士,同时也要展现出殿下您的贤能与仁德,让陛下看到殿下您有治国安邦之能,如此一来,不管日后局势如何变化,殿下您都能占据一席之地。”
朱祁钰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思索着徐大人的话,觉得甚是有理,只是这广结善缘、拉拢人才也并非易事,既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诚意,又不能显得过于急切,落人口实。“徐大人,那依您看,当先从何处入手为好?”
徐大人回道:“殿下,如今京城之中,有不少寒门士子,他们虽有满腹才华,却因无门路难以施展,殿下若是能开办一些讲学之所,邀请这些士子前来,为他们提供机会,同时也从中挑选贤能之人收归麾下,如此既能博得一个爱才惜才的好名声,又能实实在在地扩充殿下您的势力啊。”
朱祁钰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在这个时代,寒门士子往往有着一股冲劲,而且他们没有那些世家大族的诸多牵扯,只要自己能对他们有知遇之恩,想必日后定会忠心耿耿。“徐大人此计甚妙,本王这便着手去安排,只是这讲学之所,还需劳烦大人帮忙操持一二啊。”
徐大人连忙拱手道:“殿下放心,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只是此事还需低调进行,切莫让有心之人察觉了殿下您的意图。”
两人又细细商讨了一番诸多细节,待徐大人离去后,朱祁钰起身在书房中踱步,他知道,自己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可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没过几日,朱祁钰暗中安排的讲学之所便悄然开办了起来,地点选在了京城一处较为偏僻却又清幽的院子里。消息传开后,不少寒门士子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朱祁钰也时常抽空前去,亲自与那些士子们交谈,听他们讲述治国之策、民生之见,每每都让他收获颇丰。
这日,朱祁钰又如往常一般来到讲学之所,刚进院子,便听到一阵激烈的争论声。他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位士子正在就如今大明的水利工程之事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其中一位士子看到朱祁钰来了,赶忙行礼道:“拜见钰王殿下,我等方才一时激动,失了礼数,还望殿下恕罪。”
朱祁钰笑着摆摆手,说道:“无妨,本王就是喜欢看你们这般积极探讨学问的样子,方才听你们在争论水利之事,本王也颇感兴趣,你们且接着说,本王在一旁听听。”
那几位士子见状,也不再拘谨,便又接着说起自己的看法来。一位叫李然的士子说道:“殿下,如今我大明多地虽有水利设施,可年久失修者众多,一到洪涝干旱之时,百姓便苦不堪言,下官以为,当务之急乃是要拨专款,选派能吏,对各地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修缮与整治啊。”
另一位士子却反驳道:“李兄所言虽有理,可这拨专款谈何容易,朝廷每年的开支本就繁多,如今又要耗费巨资在这水利之上,怕是难以实现啊,依我看,倒不如号召各地百姓自行修缮,官府给予一定的扶持便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又是一番争论,朱祁钰在一旁听着,心中也在思考着对策,待众人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这水利之事,关乎我大明万千百姓的生计,确实不可忽视。本王以为,专款是要拨的,只是这钱财的来源,可以多方筹措,比如鼓励那些富商乡绅捐资,朝廷再出一部分,同时选派得力之人去监督工程,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了刀刃上。而号召百姓自行修缮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可官府的扶持力度要加大,还需派专人去指导,如此双管齐下,或许方能解决这水利之患啊。”
众士子一听,皆是眼前一亮,纷纷称赞朱祁钰思虑周全,朱祁钰又与他们聊了许久,这才离去。
而朱祁钰在讲学之所的这些举动,渐渐也传到了朝堂之上,有人称赞他爱才惜才,心系百姓,可也有人暗自警惕,觉得这位钰王殿下怕是有着不小的野心。
皇帝朱瞻基也听闻了此事,在一次朝会之后,便将朱祁钰单独留了下来,问道:“钰儿,朕听闻你近些日子开办了讲学之所,与那些寒门士子打得火热,你这是何意啊?”
朱祁钰赶忙恭敬地回道:“父皇,儿臣见京城之中有诸多寒门士子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心中不忍,便想着开办这讲学之所,一是给他们一个机会,二来儿臣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还望父皇莫要怪罪。”
朱瞻基看着朱祁钰,眼中有着几分审视,片刻后才缓缓说道:“朕的钰儿如今倒是长大了,有这份心思是好的,只是这朝堂之上人心复杂,你行事需得谨慎些,莫要卷入那些无谓的争斗之中。”
朱祁钰连忙应道:“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儿臣绝无他意,只是想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朱瞻基微微点头,挥挥手让朱祁钰退下了,朱祁钰走出大殿,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明白,自己以后的每一步都得更加小心谨慎了,毕竟自己的一举一动,可都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呢。
回到王府后,朱祁钰又将自己的心腹之人召集起来,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改变自己以及大明的命运,还得在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作为才行。
心腹谋士张诚说道:“殿下,如今我大明边境虽说还算安稳,可那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个隐患,殿下若是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让陛下看到殿下您有保家卫国之能,那对殿下您日后的发展可是大为有利啊。”
朱祁钰深以为然,他想起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大明军队遭受重创,若能提前增强军事力量,未雨绸缪,或许就能避免那样的悲剧发生了。“张诚,那依你之见,当下当从何处着手提升我大明的军事力量呢?”
张诚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其一,当革新军中的训练之法,如今我大明军队的训练虽说也有章法,可多年来变化不大,若是能借鉴一些前人的优秀战法,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有效的训练之法,定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其二,便是要重视兵器的打造,如今那火器虽说已在军中有所应用,可还不够精良,若是能加大研发力度,打造出更为厉害的火器,那我大明军队在战场上便更能占据优势了。”
朱祁钰听着张诚的话,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当下说道:“你说得有理,这两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你暗中挑选一些可靠之人,先去调研一番,看看如何具体实施为好,有什么情况随时来向本王汇报。”
张诚领命而去,朱祁钰又看向其他人,说道:“除了军事,这经济方面也是重中之重,我大明百姓要想富足,国家要想强盛,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不行,你们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另一位谋士刘方说道:“殿下,下官以为,如今可在各地鼓励商业发展,朝廷适当放宽一些商业的限制,同时整治那些贪官污吏,减少苛捐杂税,让百姓和商人都能有利可图,如此一来,经济自然便能繁荣起来了。”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朱祁钰将众人的建议都一一记下,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改变命运之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但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就只能勇往直前,为自己,也为这大明的天下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日子就在朱祁钰这般忙碌的谋划与实施中一天天过去,他在朝堂内外的影响力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那隐藏在暗处的各方势力,也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位钰王殿下的一举一动,一场围绕着权力与未来的风暴,似乎正在缓缓酝酿着……
喜欢重生当逍遥小王爷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重生当逍遥小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