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开国皇后升职记格格党 > 130140(第1页)

130140(第1页)

第131章

意识

这批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受教育程度更不同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进过学堂门,近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与首批不同,在这届大招募中,考取过功名的人,只有极少数。

这也是柳明月会组织他们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不认字、不会写字,就不方便进行接下来的考核,更不便让他们委以重任。

不过她也相当于是将培训当做第一场初试,根据这些人在庄子上展现出的言行和品行,做第一次筛选。

目前看来,她的这个决定还是相当正确的,就是确实有些为难那些在读书认字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的人,也连累负责帮扶他们的人饱受身心折磨。

但是柳明月是在普及教育的大环境中长大的,对教育的态度,绝对是持非同一般的重视态度。

只是当下的大安,还不具备让她实现与教育相关的构想的环境条件,只得一步一步来。

所以柳明月从来都不是看不上朝堂上的某些饱学之士出身的官员,而是不喜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私心太重,受前朝遗风影响太过严重。

他们不思前朝会覆灭的原因,只一心惦记着要抱团维护他们那一阶层的利益,最好还能重现他们的前辈在前朝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和削弱武将势力,压制住皇权,在朝堂上占据优势。

所以之前的兵部和平国公府等武官群体出事时,他们中的某些人上窜下跳的高举仁义大旗,为那些人奔走和开脱罪责,根本就没打什么好主意,才会让柳明月那么反感。

每天要做、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柳明月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迎接高考的状态,可是在这么一个处处让她感到不习惯的陌生时代,忙碌的生活让她过得很充实,也就没什么时间去思考那些能将人逼疯的精神层次的问题。

看着柳明月亲自统计和整理庄子那边递交过来信息,皇上只是旁观都感到有些心累。

“这些整理信息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下边的人做,咱们只需看看结果就好,皇后何必要亲力亲为?”

因为手下人做事纵然认真负责,但是他们不知道她真正想要,看重的是那些人哪方面的表现。

所以她不想因为一时的懈怠而错过每一位可用之才,也不想看到她不满意的人被选上。

“以后也就罢了,对于这第一批,还是由臣妾亲自把关更放心,何况这些人将来都身负重任,仅有才华没有心机手段的不行,野心太大或是意志不坚定,品性不佳者,更不行。”

皇上闻言笑着摇头感叹道,“按照你的这种挑选方式,哪怕侯选者有这么多,最终能让你觉得可入眼的人,估计不多。”

别的不说,所有敢参加这场大招募者,基本都不缺野心,至于意志和品性,短时间内,怕是看不出什么。

毕竟皇上并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操作,叫作钓鱼执法。

平日里的确很难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品行和反应,但在通过人为手段加以干涉,上难度后,绝对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

“没事,臣妾给他们分了个类,像这种,属于技术专精类的人才,就将他们送到能让一展长的位置上,即便只能当底层官吏,他们肯定也会很珍惜,要求也就没那么高,只需要专心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好。”

这些人基本都很本分,没什么心机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老实巴交。

有了朝廷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他们还有机会精进自己的技术水平,再让他们带带徒弟,为朝廷多培养些相关人才。

至于其他人,只要品性过关,也能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将他们安排到各处衙门当底层官吏。

用这些人,绝对比通过现有的继承制或是举荐制上位的人合适。

听柳明月讲完她的计划和想法,皇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嗯,皇后所虑甚是,底层官吏的任用问题,确实不容忽视,老百姓与他们打交道最多。”

皇上自己就是最普通的底层老百姓出身,对此可谓是深有体会,毕竟对曾经的他而言,那些不入品的吏和不入流的杂役,都曾是他眼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可是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眼界也越来越高,莫说那些不入品的小吏,那些七品以下,没什么机会出现在他眼前的官员,他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想到这些,皇上不免有些感慨。

“若非皇后提起,朕都险些忘了当初在无良恶吏手下讨生活的日子了,他们中的有些人无品无德,还心思恶毒、手段残忍,甘为那些鱼肉乡里的大户人家充当走狗,实在可恨!”

早些年的日子过得实在不舒心,所以皇上不喜回忆过往,可有些经历与伤害,不是不愿回忆和提起,就会消失,可以当做没发生过。

此刻与妻子聊起这些后,皇上反倒觉得释怀了许多。

柳明月叹了口气道,“是啊,地方官员若选用不当,没有能力管束那些底层官吏,会直接导致大批百姓受他们的欺凌与迫害,所以臣妾对直接任命那些不懂庶务,没有地方任职经验的新科进士,去地方主政一方的安排,一直心存疑虑。”

皇上有些懊恼的扶额道,“朕突然发现,听朝中那些人的话,一切都按前朝旧例来,真是一大错误的决定,朕可是正经的穷苦百姓出身,应当比谁都了解民生疾苦,知道像这般往地方派遣官员,会导致的恶劣后果才对。”

可他竟然是在听到皇后说起后,才意识到这点,大安开国七年,他已按照旧例安排了四届科举进士,其中直接主政一方者,多达数百人。

“陛下倒也不必懊恼,科举出现之后,历朝历代之所以都坚持使用这种方式选任官员,倒也有不少名臣贤相从中脱颖而出,可见这种取才之法,确有其可取之处,只是我们作为后来者,要做的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吏治腐败与崩坏现象的出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