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大宋不杀文官 > 第233章 人心坏了(第2页)

第233章 人心坏了(第2页)

比如一柱香能跑几里地,搬五十斤的重物能搬多少趟,能跳过多高的坎儿,能跨过多宽的沟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标准并不是很高,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身体素质罢了。

先把符合条件的兵招募起来,其他的身体素质还能慢慢地练。

不管这样的条件合适不合适,至少先有了标准不是。至于标准不合适的地方,以后慢慢再调整便是。

然而即便如此,在整合部队的时候,还是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比如有的士兵一膀子力气特别大,搬弄回回炮的配重块,一个顶五个。可就是身体不大协调,跑步跑步快,跳得也不高,连膝盖那么高的坑都跳不上去,跳远就更不必说,还没有走路迈的步子大。

还有的人力气不大,但是跑得飞快。在河流交错的地方,连跑步带游泳,速度比骑马快多了,妥妥的铁人三项达人。这样的人在送信方面绝对效果一流,却因为力量不足,不符合招兵的标准。

至于那些擅长爬墙的,会修弓弩的,耳力超群的,能懂兽语的,各色能人异士,五花八门,让人大开眼界,却在选兵标准中又各有各的短板。

于是乎,标准化的招兵流程只走了一炷香时间,便被岳银瓶果断叫停。

制定标准是为了选拔人才,而当这些标准反倒将人才拒之门外的时候,一定是标准错了,而不是人才有问题。

她没有急着去找李申之商量,而是重新与自己的几个班底开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

开会这事儿,她也是跟李申之学来的。

虽然李申之很讨厌开会,但现在才发现,当遇到非标问题时,开会其实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事业草创阶段,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非标问题。

会上,岳银瓶依着李申之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是琢磨了招募士兵的目的,然后搞清楚了李申之为什么要搞标准化招兵,最后经过一番讨论,形成了她自己的招兵方案。

新的招兵方案,以岳家军为根基,以李申之的方法为骨架而重新拟定。

岳家军共设十二军,每军担任的职责不同,对士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李申之的思想,是将选拔的条件标准化。

于是乎,在岳银瓶重新整理之下,搞了十四套选拔标准出来。

新建立的选拔标准,不再用淘汰制,而是过关制。

所谓淘汰制,指的是预先设定几个标准,只要有一项达不到标准,便被淘汰。

而过关制,是事先只预设一个标准,只要过关就录用。

若是某一项技能特别突出,同样可以破格录用。

就怕跑步来说,只要三十分钟能跑万二十里地,哪怕这人没胳膊没耳朵,照样录用。

这样一来,很快便把应天府中的守军重新进行了整编。

整编不是目的,而是开始。

整编之后,便开始了整训。

按照李申之的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做到多面手,一专多能。

也就是说,一个弩手不仅要会用弩,还得会修弩,知道弩的制造原理以及各个零件的作用。

这样的好处往往在极端情况下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弩手身边没有一台完整的弩,而他可以发挥想象力,用某些手边可以用到的东西维修损坏的弩,进而可以继续战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