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定之所以把芯片研究侧重在架构层面,完全是因为那才是芯片的真正核心。
芯片架构是对芯片的类别和属性的描述,它定义了芯片内部各个组件如何组织、如何相互连接以及如何协同工作来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既决定了软件要如何被硬件执行,同时又影响着硬件的设计和性能。
因此,在性能优化、功耗控制、应用范围、技术兼容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芯片架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戴定虽然在后世,做过些很粗浅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只够支撑他做些大方向的设定,真要细化的东西他肯定是不行。
于是,在历新宇等几位师兄的牵线搭桥下,戴定认识了集成电路学院大四的一位师兄。
这位师兄名叫宋伟平,人长得白白净净,一副黑框眼镜,就是话不多,显得有些孤僻。
这人不仅是集成电路学院的年级第一,而且他还辅修了微电子专业。
不折不扣,这两个专业是研究芯片架构最合适的专业。
所以宋伟平尽管现在才是大四上学期,但他的班主任谭劲松,早早就推荐他去了清华电光。
说起谭劲松,在国内半导体领域还是很有声望的,因为他曾在美国的沃森实验室担任主任。
所以三年前他刚一回国,就被清华聘请为集成电路学院的副院长。
在海归专家的光环加持下,谭劲松也成了清华电光的首席外聘专家。
戴定知道清华电光在后世出了什么问题,为了不让他“虚度年华”,戴定还是想争取到这位师兄来自己的社团。
尽管捐给学校的研发中心面积不大,但光建设和装修就得半年左右,所以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临时借用的实验室。
这次见面的开始并不顺利,当戴定说出自己想做芯片架构的研究时,宋伟平看戴定的眼光就像在看一个傻子。
他觉得戴定根本就是只一心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这个门外汉真的是在痴心妄想。
所以只是简单的说了两句话后,真的是只有两句话,宋伟平就转身想走!
但他却被戴定的一句话给喊了回来:“师兄,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知道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请你相信我,我甚至比你知道得更多!”
宋伟平对于“我甚至比你知道的更多”来了兴趣,问道:“那你给我讲讲你都知道些什么?”
不需要任何的思考,戴定回答道:“架构设计在技术上需要的东西你比我清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想说的是,我完全明白,一个架构需要的不仅是人力,更需要的物力和财力。
其中的投入会是以亿计,甚至十几亿,几十亿,但请师兄相信,我不仅给的起,我也愿意给!
剑桥的ARm公司,初始才12人的团队,只是几年时间,不照样做出了ARm架构?
凭什么他们可以,我们中国人不行?
······
我之所以要做这个社团,并不是脑子发热,也不是想博人眼球,而是我真心想做!”
随着谈话的深入,宋伟平渐渐发觉戴定虽然对于芯片的认识有限,但他却被戴定对这件事的执着所打动!
只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并相信戴定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