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朝堂,君臣议事。
秦王闻听王猛之谏,大悟而喜:先生之计大妙。若非王公提醒,朕几自误!
因此马上改口,即从燕使之请,遣洛州刺史邓羌引两万精卒前来救燕。
初秋七月,燕国大将慕容垂、傅末波率八万大军前来抵抗晋军,两军对峙于枋头。诸将见晋军势大,各怀惧意,纷纷议论,莫衷一是。
司徒左长史申胤说道:以桓温声势,似能有为者。然由我观之,其必无成功。
黄门侍郎封孚大奇,问道:公何谓如此?
申胤:晋室衰弱,桓温专制其国,朝臣皆不与同心,必将乖阻以败其事。桓温又骄而恃众,怯于应变。今既驱大军深入,需知兵贵神速,彼却干犯兵家大忌,值此可乘之机,反倒逍遥于中流,不趋其利,反欲持久,坐取其胜,天下宁有此事哉!若迁延时日,从秋至冬,休说水枯舟滞,便是粮草一旦不继,则必不战自溃,此自然之数也,某故预知其败。
封孚听罢此论,大为赞佩。
慕容垂升帐,谓诸将道:国事危矣,惟有决死一战。公等各宜尽心竭力,以报朝廷。
诸将:便请殿下派将,我等无不从命。
慕容垂点头,唤过范阳王慕容德:桓温大兵尽集于此,粮草需经漕运,必经石门运来。将军可引重兵前去紧守石门,不必与之出战,只需令其粮草不入,便是大功一件。
慕容德领命,自引一万精兵去了。
慕容垂又取第二支大令,付予偏将军李邽:桓温若见石门不通,必使人从旱陆运粮。将军可引一军抄山径险道,埋伏于险隘,务必尽得其粮草,以供我军使用。
李邽得令,自引本部军兼道埋伏去了。
先说慕容德一路,引一万兵至于石门,晋军尚未到达。
慕容德谓部将慕容宙道:将军可引一千军前去哨探,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回。
慕容宙:晋军向来轻佻,怯于攻坚陷阵,追击逃兵时又不计其败。某可引少数军去,则必能诱其前来。
慕容德称善,便使其引二百轻骑前去哨探,将余军分作三处埋伏。
慕容宙依计而行,引二百轻骑前哨至五六十里,果遇袁真引前锋大军前来,二军相遇。袁真见燕军兵少,尽驱大军来战,慕容宙稍一接战,回马便走。
袁真挥兵奋追,未出三四十里,燕军伏兵大起,慕容宙复引二百骑回战。袁真兵大败走回,又被燕军伏兵出截,三下夹攻。
袁真只顾单骑逃回本营,然后收拢余众,见折去五千人马,于是士气大挫。
桓温闻报石门兵败,不惊反怒,于是令将战船停于黄河北岸,引步军皆都上岸列阵。
慕容垂闻晋军登岸,亦领军出,两军在河岸对圆。
桓温领先出马,单叫慕容垂出阵,以马鞭点其额而叫道:某出兵不到百日,已尽得淮北及徐、豫二州,兵指邺都,不足百里。今大兵至此,你胡虏焉敢对抗天朝?识时务者,若能举国以降,尚不失封公封侯之位也。
慕容垂并不发怒,从容笑答:公不闻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者耶?趁此河中有水,公若退兵尚留脸面,若迟些时,恐片甲不归,悔之何及!
桓温大怒,回首问道:谁敢出马,与我擒此逆贼?
先锋军中有燕国降将段思,乃被废太妃段氏之弟,一见慕容垂两眼冒火,挺枪而出,叫道:让某见此头阵,取慕容氏首级,与我家姊报仇。
桓温允之,拨马回阵观战。
慕容垂见来者是段思,不由大怒,便要亲自出战,擒此叛国之贼。
只听背后马挂鸾铃响处,似一声炸雷响在耳边道:杀鸡焉用宰牛刀,有事末将服其劳。殿下请退,将此卖国之贼交予咱家!
一骑踏雪乌骓飞驰而至,让过慕容垂,拦住段思,交马只一合,已将段思擒拿过鞍,复回马回阵,将段思掷于地上,令军士绑了。自出马至擒将回阵,直瞬间之事。
两军皆大骇,慕容垂看时,见出马者正是参军爱将悉罗腾。
桓温大惊失色,回顾左右:彼军中竟有如此猛将耶?尔等原外国降将,不可轻易临阵,枉自坏了性命,且损我军威。
话音未落,军中恼了一人,也不请令,暴叫声中出马,直入敌方军阵,从斜刺里向悉罗腾背后杀至,欲抢回被擒段思。
桓温及诸将看时,却是原后赵降将李述。想是不忿桓温方才之语,这才奋勇而出。
说时迟,那时快,顷刻之间,李述已至敌军阵前,手中一杆银枪只在悉罗腾背心弄影。燕军一齐鼓噪,有人叫道:将军小心背后,有人暗算!
悉罗腾在马上回身,大叫一声,使一招顺水推舟春秋刀法,寒光闪处,李述首级已离身而起,旋转飞向空中,与尸身同时砰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