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围炉夜话菜根谭小窗幽记增广贤文 > 第3章(第3页)

第3章(第3页)

栖守①道德者,寂寞②一时;依阿③权势④者,凄凉⑤万古。达人⑥观物外之物⑦,思身后之身⑧;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①栖守:栖者,安也、定也;栖守,犹言回守。②寂寞:无声也。淮南子:“寂莫者,音之主也。”此处指击名不显达言。③依阿:依靠也。依、阿二字皆倚义;阿,音丫。④权势:权威和势力。⑤凄凉:犹寂寥也。杜甫诗:“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⑥达人:达,通也;达人,指知能通达的人。左传:“其后必有达人。”⑦物外之物:指现实物欲以外的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物外,犹言世外。⑧身后之身:指死后的名誉。身后,死后也。

【译文】坚守道德的人,只是一时的寂寞;依恃权势的人,则要遭受万古的凄凉。因此,一位知能通达的人,能看到隐藏在现实物欲后面的精神修养,想到死后的名誉;这种人宁可固守道德,忍受一时寂寞,也不依恃权势,招致万古的凄凉。

【评析】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理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有道德理念。因此,人生在世,不论出身于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无不以实现道德理想为主。这一共同精神是永恒不变的。假如人生没有道德目标,人生不但失去

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一生都必定在缺乏内里精神的空虚中打转,充满痛苦、空虚与悲观。

既然人生是有目的,而这个目的便是道德目的。那么,以自己本身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影响他人,自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希望。古人将“立德”列为人生三不朽之首,便是有见于此。

外表衣、食、住、行等等物质享受,最后只能给人带来无止境的纵欲与愈陷愈深的腐败堕落。住朱门巨宅,衣绫罗锦缎,吃山珍海味,而终日行不义,如此的人生谈何美满、尊贵之有,其人未免可悲复可怜。一位不讲道德、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妖媚奸佞之徒,虽官高禄厚、衣食豪华,然而一旦天怒人怨,权势依尽、享尽,到头来无不是悲惨的结局。古人曾说这样一句话:“世上最尊重的莫过于道,最美善的莫过于德。”内里的真实,与外表的虚幻,取舍之间值得吾人细细思量。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①浅②,点染③亦浅;历事④深⑤,机械⑥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⑦,不若朴鲁⑧;与其曲谨⑨,不若疏狂。

【注释】①涉世:经历世事。韩非子:“涉世如此其汙。”②浅:少、不多的意思。国策赵策:“奉祠之日浅。”③点染:是说受污的意思。杜甫诗:“反覆归圣朝,点染无荡涤。”④历事:即经历的世事;同“涉世”。⑤深:不浅曰深;在此有精审的意思。⑥机械:原指器之巧者,在此喻人之巧诈。淮南子:“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⑦练达:谓谙练通达。后汉书:“练达事体。”⑧朴鲁:直率不虚伪。朴,作醇厚、不虚伪讲;鲁,直、直率的意思,亦作“卤”。苏轼议举校贡举状:“其余皆朴鲁,不能化也。”⑨曲谨:拘小节细行貌。宋史李纲传:“平居无事,小广曲谨,似可无过。”

【译文】经历的世事不多,受社会恶习的污染也就少;经历的世事多,本身受社会巧诈的影响也就不浅。所以一位君子,与其凡事求其谙练通达,不如直率不虚伪;与其拘小节谨细行,不如豪放不被流俗所羁。

【评析】人涉世一深,往往很自然地变得老成持重,而老成持重对于做人做事来讲,能够进退得宜,应对有体,好是好极了,但一位涉世已深的人,老成持重之后大多藏着很深的城府,这一来如果其人心术不正,那么机诈手段就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固然给旁人一种可怕的感觉,一方面更使本身失去人性。因此,对一位不能避免为情欲所逞的人而言,与其历经沧桑、失去本真,不如抱朴守拙,不过于凡事在意来得能有生趣。“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此伦,教我如何说。”从寒山这首偈子之中,可使我们看到适时地放任自然的可爱。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①,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②,玉韫珠藏③,不可使人易知。

【注释】①天青日白:如天之纯青、如日之清明;比喻心境之阔朗无邪。②才华:才能之发露于外者。颜氏家训:“才华不为妻子所容。”③玉韫珠藏:是说如藏珠玉般的隐密。韫,藏、蕴藏的意思;藏,匿、隐匿的意思。陆机交赋:“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译文】君子心中的活动,有如白日青天般地阔朗无邪,没有一件事不能让人知道;君子表现出来的才能,有如藏**珠般地谨慎,不会使人轻易看得出来。

【评析】“心事宜明”,是做人的原则;“才华须韫”,是做事的原则。人生在世,必须面对现实的诸般问题,基于人生而平等,及追求幸福,任何人都应以诚立世,这样才能避免尔虞我诈,有和谐的人生、社会。而发挥才华,当然是每个人做事时所应有的表现,但炫才逞能、锋芒毕露,不只会招致旁人的不服,到头来更会使自己变得刚愎自用,甚至一败涂地。所以一位有德的人,无不懂得谦退的道理。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利纷华①,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②,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注释】①势利纷华:势利,权势和财利。汉书张耳陈馀传:“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纷华,繁华热闹。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②智械机巧:是指才智的运用。智械,智慧的活动;机巧,就是机伶。巧,伶俐。

【译文】权势名利和荣华富贵,以不接近为高洁,而接近了不受污染的人尤其高洁;智巧机谋这类权术手段,以不知道为超人,而知道了不去运用的人尤其超人。

【评析】“近之而不染者尤洁”,就是富贵不能淫;“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就是大智若愚。权势名利,是人

情所不能避免,一旦有机会接近,人们往往争先惟恐不及,如果有人视之如天上浮云,当然人品高洁,但造福民生又必须和权势名利扯上关系,所以说一个人在置身权势名利之中,能不受到污染生出非分之心尤其高洁,这可以做为有志用世的人的座右铭。同样地,智巧机谋这类权术手段,往往可以用来对付叵测的人心,可是一旦运用权谋,对方也一定以手段相待,如此一来就演为勾心斗角

,如果知道运用权谋或可一时解决问题,而又能从头考虑这最后仍不能根本拔除问题,还是应该以诚为本,那么这种人自然高人一等,最后自然能为任何人心悦诚服,这更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座右铭。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①之言,心中常有拂心②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③。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④中矣。

【注释】①逆耳:说忠鲠的话让人听了心里不高兴叫逆耳。史记:“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②拂心:违心、不顺于心。拂,违戾。③砥石:磨石。④鸩毒:言毒之甚者。鸩,毒岛名。本草集解:“陶弘景曰:鸩为出广之深山中,啖蛇;人误食其肉,立死。”

【译文】耳中常常听到忠鲠的话,心里常常有违戾的事,这才是一个人进德修行最好的磨石。如果听到的每一件事都很悦耳,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很如意,就把这一生置在鸩毒之中了。

【评析】孔子家语上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又说:“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事实人情处危则虑深,居安则意怠,而患常生于怠忽。所以,句句悦耳、事事快心,无异将此身埋在鸩毒之中。且古人早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见人生在世就必须接受诸般横逆、痛苦的考验,欲求称心如意,还须经过这一关。可叹的是,人一闻忠鲠之言,常拂袖而去;一遇不顺之事,常怨尤丧气,不知这正是接受考验的最好机会。

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①;霁日光风②,草木欣欣③。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④,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⑤。

【注释】①戚戚:尤惧;②霁日光风:晴朗的天气、月下的清风。霁,晴朗。③欣欣:木渐盛貌。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④和气:原指蔼然可亲,此指平和的气象。⑤喜神:谓快乐的心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