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了朋友开心的声音:“怎么了祝大师?又是有满意的大作要放在我的画廊里了?”
祝丹青没有说话,好像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把我放你那里的画都卖了吧。”
“好……嗯?”朋友显然很惊讶,沉默了很久才回应道:“都卖了?为什么突然要这样做?”
祝丹青无奈地叹了口气:“还能为什么?我搬出来已经两年多了,手上的钱都快用完了。卖画当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啊。”
她手上的钱·确实剩的不多了,当年光是个人所得税,就扣除了她不少钱。
朋友皱起眉头,担忧地说:“丹青,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如果你需要帮助,尽管开口,我先借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祝丹青的朋友是知道祝丹青的事情的,认为她是遇见什么事情了,又不愿意找家里帮忙。
祝丹青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用了,我不想欠任何人情。只要帮我把那些画都卖掉就行。”
朋友只好叹了口气,无奈地回答:“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不过,丹青,你真的确定要这样做吗?”
祝丹青点了点头:“嗯,我确定。”
与此同时,祝丹青的朋友也陷入了沉思。她知道祝丹青的才华和坚持,对于她突然决定出售所有画作感到十分不解。
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再劝说祝丹青:“丹青,我明白你不喜欢过于物质化,但市场是有其规律的。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一下子将所有的画推向市场,一定会导致供大于求的情况。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沉淀,让买家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和品味。”
“而且,你的作品一直备受瞩目,如果通过画展的形式逐步展示,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市场节奏,还能让你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一幅一幅卖比十几幅一起卖好多了。
祝丹青默默的听着,心中自有打算,她对于销路这件事并不太上心,因为她知道会有人帮她买单的。
她微笑着回应::“没事,自然有人想买我爷爷的孙女的画的。”
电话那头传来了朋友略带羡慕的赞叹声:“娘希匹。”
祝丹青在成名之前,一直默默地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鲜少与外界交流。然而,随着名声的鹊起,一些人开始试图挖掘她的过去,寻找可以抹黑她的材料。这种现象在艺术界并不罕见,他们总是对突然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充满敌意。
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事情就是看人跌下神坛。
最后果然让他们寻找到了祝丹青的黑料,只不过是红的发黑。
点子极其扎手,不少抨击过的人都去海外发展了。
祝丹青思考了很久决定听从对方的建议:“行吧,你看着安排就好了。”
随后,她挂断了电话。
站在路边的祝丹青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姨正坐在小马扎上售卖水果,便微笑着走过去。
“阿姨这些阳光玫瑰多少钱一斤。”
“十五,老板看你这么漂亮,就十三块钱卖你吧。”
“那就给我来两斤吧。”
水果卖的真的很便宜,所以这满满的两担子葡萄又能卖多少呢?
她意识到自己最近可能过于焦虑,钱不钱的永远都不是她的特长。即使把所有的物品都卖掉,收入也绝对无法超越别人。但她也清楚,自己已经沉寂太久,需要重新活跃起来。
避免被人遗忘。
“别忘了喊我吃饭。”祝丹青给崔礼发了条消息。也开始一个人在古城里游荡。
过了好一会,崔礼才发来一个定位。并开心的和祝丹青炫耀:“这可是我和本地人打听来的地方,一定好吃。”
祝丹青有些惊讶地说:“你还挺擅长社交的嘛!”
她倒是挺羡慕这样的能力的,感觉可以更真实的认识一个地方。
崔礼却回答道:“我其实是个社恐,但人总是要吃饭的呀。”
人总不能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吧。
“鬼才信你。”
根据定位,来到一家当地特色的卖菌子的店,一眼就见崔礼正看着桌上倒计时的闹钟,等着老板给他发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