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张开手,意思很明显,要妈妈抱。
可是,他妈妈并没有做任何的停留。
他看到母亲的目光越过旁边那个太监投到自己的身上,然后把脸给扭过去了。
很快,那些人都走了,长廊上只留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他站着,外面阳光强烈,他看着自己投在地上的影子,泪水霎时间汹涌而出。他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嘴唇不住地颤抖。
“我要妈妈,”他喊:“妈妈——!!”
第92章隔绝
大殿内,毓峰被人禁止了自由。因为调皮捣蛋,他只能跪在地上。
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此人戴着黑框眼睛,高扬着脸,慢声慢气地对空气讲话。一字字一句句都很斟酌,看起来很有儒者风范。
可是毓峰很恨他,老是用白眼瞟他。
长这么大,他从没恨哪一个人像恨这老头一样这么厉害。
他总管他叫:“那老头!”
这老头也的确姓那,曾经传说和慈禧太后有亲戚关系,可是后来改为追随康有为,年轻的时候参加过戊戌变法。在国外过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活。直到复辟以后,康老爷子极力地推荐他文渊阁的大学士,他才回到了故土,拾起书本为皇阿哥们教书。
回国后的那几年,他曾经是各个王府的座上客,也和个别几个王爷有过私交。
醇王爷就是其中之一。
人家都说他很有风骨。所以才有刚直不阿的口碑。
也因为刚正不阿,所以他的为人像块顽石一样古板,容易把人弄伤。
特别是对孩子。
对于教书,他的工作态度极尽认真负责,甚至对自己都有些苛责。平时他不但要像其他师傅那样负责备课,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管教阿哥操行的任务。他每天最热衷做的就是孩子们每天的情况记录下来——应该理解他,当看到学生在顺应自己的要求而进步,任何一个教育者都会感到沾沾自喜。
刚开始的几个月他和其他几个师傅是专门负责毓崢的功课的。然而几个月后毓峰中途插班让他们的教学速度大大地打乱了,不但该教的没有教完,还让毓崢的脾气变得顽劣。老头子们痛心疾首之余,也经常让毓峰榜上有名。
今天,是这个月的学习小结。毓崢由于表现好,提早放走了,只留下毓峰一个人被批斗。
什么某月某日,往师傅喝的茶水里撒沙砾了;
什么某月某日,又故意把墨汁溅到师傅身上;
什么某年某日,往师傅一直珍藏的书本上画画
……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他早已忘记的小事,全被那师傅全细细地记录下来。
毓峰百口莫辩,只能耷拉着脑袋听师傅在告状。在这两个大人面前,他是十足的弱者,一点也不像小本里记的那个惹祸大王。
听完了师傅的叙述,太妃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难看,她一拍椅子的把手,喝道:“这孩子,就是欠教训!”
那师傅听了大不以为然,他捻着胡子,摇头无奈地说:“天性使然,天性使然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