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贺感觉自已现在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的提升。
具体来讲,可能就是初中毕业到高中的阶段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思维也随之增长。
现在自家老爹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对着自已照本宣科。
从前讲《四书》《五经》的时候,总是先让自已背,等背到滚瓜烂熟之后,再讲解其中的意思即可。
讲得也大多是按照主流的大儒的注解来讲。
照林贺来说,这就和现代填鸭式的教育差不多,连阅读理解都能有正确答案。
现在,自已算是升入高年级了,自家老爹对自已的要求也随着发生了转变。
当然,主修的还是《四书》《五经》,不过多了一些其他的史书和经书。
还有一些是自家老爹的同僚或是朋友所赠,要不就是在书肆挑的某人的新书。
涉猎十分广泛。
至于讲书的时候,也是力求精微明晰。
比如某一日,讲到了“仁”。
林伯英把所有有关于“仁”的书籍都找了出来,放在书案上,一齐合讲,以防止遗漏。
林伯英觉得只有这样合拢参详,才能窥其实义。
除此之外,林伯英还要求林贺和郑谷给他复讲。
复讲过程中,林伯英会一一辩驳。
不由得让林贺想起了上辈子答辩和面试的时候。
林贺和郑谷每提出一个观点,林伯英都要提出辩驳,层层驳问,直把二人问得满头大汗。
林伯英认为,只有这样层层辩驳,书才能讲彻,理才能辩明。
同样,在他讲解的过程中,他也要求林贺和郑谷不断的提出辩驳,若是遇到他一时不能答出来的问题,他就在课后读书寻找答案,或是与翰林院的同僚们讨论,从不会因为自已不会而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