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慈烺九十大寿之际,北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人口达到千万规模的超级大都市。
这虽然包括了周边的宛平、大兴、通州等卫星城的人口,北都自身的实际人口规模也就在八百万左右,却依然非常骇人。
这还是在不断提高迁移百姓标准的情况下,门槛逐渐提升,不然凭借北都各方面的优越条件,如今的人口恐怕要超过一千五百万。
光是靠全世界最佳医疗条件这一项,便可以吸引大明本土一半以上的土豪来此地定居。
大明本土的三甲医院,南都有五家,番禹、钱塘、长洲等地均有三到四家。
然而北都,达到惊人的十家,而且聚集了整个大明帝国一半以上的名医!
最早的陆军医院、海军医院、帝国医院、友爱医院等医院,基本上是不差钱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机构。
这与朱慈烺大力扶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医疗来控制某些不那么听话的人,是最便捷的方式。
即便他们嘴硬,可是他们的亲友得了疑难杂症,那就会成为这些人的软肋,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去死,而不去救治。
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高级医院的服务对象也还是广大百姓,只要不是得了绝症,就都有康复的机会。
通过给朝廷大员以及外国友人诊疗,北都的诸多医院也积攒出了好名声,本土各地慕名而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外地患者基本都有家属陪同,医院没有空闲病床,或者不需要住院的患者,一般都会在医院附近住客栈。
不差钱的患者则会投靠亲友,抑或是干脆租下一处宅院或楼房的某个屋子,等医生确认自己身体无碍之后再返回老家。
这就拉动了医院周边的房地产的发展,让包括草原躺赢的那些酋长们的地产商又大赚了一笔。
除了自己地盘上没矿,只能带着族人们跟着王师去外面打牙祭的那些倒霉蛋。
凡是能够吃矿业红利的酋长们都早已已经转型做了投资,涵盖餐饮、地产、运输等领域。
尤其是餐饮,北都主城区的涮肉馆,不论老板是哪里来的,肉类供货商多半是来自草原。
畿辅一带已经少有牧珉了,很多农户都选择将家里的地都租出去,然后自己进城打工。
在城里赚得多不说,也不用靠天吃饭,还每月都能有进项,这可是比在家种地好太多了。
也不需要会啥手艺,哪怕在建筑工地给开发商当力工,每月也能有十五块银币以上的收成。
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朱慈烺要求工地可以不管吃饭,必须做到住宿以及日结工资。
凡是拖欠工资的,一律到工部去备案,三次被警告,五次被罚款,达到十次就吊销营业执照,负责人按违规程度接受处罚。
这么严苛要求开发商的原因很简单,即便天下太平,由于农珉工的受教育程度极其有限,很多都是文盲。
他们这些人赚得还是血汗钱,你要是让他们卖力还不给钱,最终就会演变为血案!
开发商拖欠自己好几天的工钱,在看到开发商的儿子拿个鸡腿不停地啃,你觉得讨薪者能放过对方的儿子?
不管你几岁,别废话,要么给钱,要么砍人!
哪怕为了一个银币,把人给逼急了,甚子事情都干得出来!
朱慈烺这么做也是为了开发商好,免得真到了双方都退无可退的地步。
当然,某些开发商也不是刻意拖欠工资,的确有实际困难。
故而朱慈烺也允许放贷这一行的存在,但月息最高百分之二,年息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四。
超过部分不受大明律的保护,是欠钱的砍死追债的,还是反过来,那朱慈烺就懒得去管了。
就算借了年息百分之二十四点高利贷,绝大部分人也是可以按时换上的,因为利息并不高,超过时限的利滚利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