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帝国内部,有人认为趁着第二次欧战的机会,大明应该抢占巴西、印度、非洲中西部等地。
然而朱慈烺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这三款地方就是用来钓鱼的。
如何钓鱼呢?
只要大明帝国身后的那些国家还想争取更高或者保住现有的排名,那就必须努力提升国力。
而提升国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从海外属地吸血,海外属地的面积越大、人口越多,本土得到的血液就越多。
要维系对海外属地的控制,那就必须依靠海军。
海外属地距离本土越远,本土对海军的依赖就越强。
故而为何朱慈烺对那三大块肥肉无动于衷的原因就在于此!
没有建造铁甲舰能力的国家,想要提升海军的实力,就必须向大明购买铁甲舰。
即使是有能力建造铁甲舰的国家,譬如法国与荷兰,为了保证本国海军的实力,也会有限考虑从大明采购吨位更大、火力更强、航程更远的超级铁甲舰。
一艘七级铁甲舰(国王)的造价达到近六千万银币,而外销价格可达四亿,能净赚五倍多的利润。
利润部分还是其次,重要的是能让法国、荷兰、奥斯曼等国背上贷款。
这就在无形之中,将他们从海外属地吸来的血液给榨干了。
也就是说,大明即便不出兵占领这些地方,也可以通过外销铁甲舰的方式来扎金花!
这还省去了出兵的诸多麻烦,更不需要战殁一名士兵,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就算下家用二十年贷款的方式来采购这种铁甲舰,一年还款两千万银币。
对大明来说,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回本,余下的付款部分都是净赚!
朱慈烺非欢迎各国采购铁甲舰,在可以出售的范围内,吨位自然是越大越好。
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任何客户所采购的吨位最大的铁甲舰偿还完一半款项之前,就无法采购同级或吨位更大的铁甲舰。
这就是在限制某国海军的急速膨胀,以免威胁到大明海军的霸主地位。
朱慈烺从未对任何国家销售过航空母舰,只卖装备火炮和导弹的铁甲舰。
其他国家的元首就算想拥有航母,也只能用手头的铁甲舰进行改装……
“信天翁”战斗机的性能就摆在那里,用来当舰载机实在是勉为其难。
大明海军的某些竞争对手想这么玩,也显得对“信天翁”进行升级才行。
单发战斗机当舰载机的前提就是发动机必须可靠,否则可能飞着飞着就喂鱼了……
朱慈烺更青睐于用造价昂贵的“黑脚信天翁”当舰载机,毕竟是双发的,比较靠谱一些。
由于量产数量较少,加上双发还是新款机型的缘故,一架“黑脚信天翁”的造价相当于四架“信天翁”。
比原型“梅塞施密特”110尺寸缩水的好处,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更适合作为舰载机来上舰。
不过在无法折叠机翼的情况下,体型还是太大,根据科学院的计算,最小也得用“国王”型铁甲舰改装的航母来搭载。
算上被拆成几大块的备用机在内,一艘国王型航母最多也就能搭载二十架“黑脚信天翁”,加上四到六架用来搜索敌人或落水飞行员的直升机。
第十三批次造舰计划(17091717)早就拟定好了,包括两艘比“国王”更大的八级铁甲舰“沙恩霍斯特”。
为了保证质量,预计建造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考虑到物价上涨、使用全新的动力系统和主炮等因素,科学院预计两艘巨舰的合计造价至少为一亿五千万银币。
俾斯麦与布吕歇尔用的都是一七一毫米主炮,国王安装的是二四六毫米主炮,到沙恩霍斯特这里,就升级到了最新型的三二二口径主炮。
路易十四已经有了两艘布吕歇尔,朱慈烺不光要跟他拉开代差,还要从吨位与火力上,都领先其两代才能高枕无忧。
新版的吨位与老版相近,标准排水量约三万两千吨,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九千吨,两项指标都比上代国王高出约一万吨。
由于舰体长度足够,所以在安装四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同时,也能安装一座可以容纳四架直升机的大型机库。
可以说沙恩霍斯特的造价的确创下了历史记录,但也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起码在主炮口径上超过了原版,而且搭载了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