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限制,生产条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大明工部仍然造不出朱祁钰想要的设备、仪器。这些年里改进最多的也不过是牛皮热气球,终于能够做到更大,载人更多了些。一战时那种热气飞船估计怎么着也还得研究个几十年才能有可能达成,至于蒸汽火车什么的就更不可能了,减震器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可以达到的。
别说技术复杂的减震、避震装置了,后世常见的链条放在这会也只能一节一节的通过制模、浇铸之后再组装成形,甚至就连眼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用的节能煤炉子也是朱祁钰直接干预下才弄了出来。
大明朝通过八股文先把读书人的思想固化后再通过读书人固化天下人的思想,从而避免了百姓思想开放对自己封建王朝统治不利,同时也禁锢了天下人求知的欲望。古中国四大发明里先秦有火药,汉有纸张,宋有司南和活字印刷,而宋之后嘛。。。大明朝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思想稍稍活络一点,也不至于若大一个国家硬生生被穷困给拖累到亡国。
“查,严查!”朱祁钰的话很快被一层层传到了宫外,内阁接到皇帝口谕后一个个都是莫名其妙。
什么玩意儿还要皇帝陛下下旨严办?还交待是朝廷当务之急了?
工部接到消息上下乱作一团,找到传旨的内侍仔细打听一番才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陛下的意思是民间造出了咱工部造不出来的东西,要把人给找出来。可这人找出来了,不是打咱们工部的脸吗?”知道事情了原委,自然有人不乐意了。
“可不是吗?这话要传出去了,人家会说了,堂堂工部衙门里养了那么多人,一个个都是干吃饭的吗?朝廷要什么东西还用得着从民间来找,这可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了。”有同样担心的很显然不止一个人。
工部上下每年花的银钱不在少数,大把的钱撒出去了却没能拿出朝廷需要的物件来,原本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搞研究当然是要时间、要精力、要时间慢慢来的嘛,哪能说朝廷出了钱就一定能出成果呢?!
不过眼下这事情就让人尴尬了——你拿着朝廷的钱钞定向研发都没搞出来的东西,却让商贾在自己砸钱搞创新的情况下给弄了出来,这仅仅是脸面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这不仅仅是脸面的问题还说明了工部里养的都是闲人呐~
就算不全是闲人,至少用在搞发明创造的这些钱钞的用途就很值得让人怀疑。结合了前段时间廉政公务局抓的那些个官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些钱是不是都被某些人给吃吃喝喝用掉了。
“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没什么可担心的,大胆放心照着陛下的意思去做就是了。”说这话的只怕是别有用心的。
皇帝陛下要在民间找大匠不是一次两次了,可那都是景泰朝初期的事情,任谁都知道那就是皇帝陛下给自己潜邸时的旧人找个由子混个官身而已,谁也不会去多嘴捅破了这层膜。。。咳咳,不会捅破了这层纱,是纱,纱。
更何况当时找来的那些人确实手头上都有两把刷子,无论是制兵器、造楼桥又或者是在民间百工上都是能够为朝廷做事情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煤炉子上小小手段解决了炭毒,就足以让人跌掉了下巴。
可这一次皇帝陛下说要找的马车减震工艺与上一次相隔了十几年,已经坐稳龙椅甚至已经坐腻了要让位的皇帝陛下不太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人安排位置专门弄出这么个花活来,那么很明显就是工部这些年的活计输给了商贾。。。。。。这可不仅仅是面子拉不拉得下来的事情了。
往深一点说,朝廷投入了这么多年的真金白银。。。好吧,朝廷投入的大都是债券,可这些债券换来的物资是再真实不过的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砸下来,十几年了没弄明白的事情让一群贱户给弄出来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朝廷的工部就是摆设,而且是白白耗费了大量钱财的摆设!
“刚才那位中贵说的是还要去税务局宣旨?这又是怎么个章程?”正当工部上下各自琢磨心事时旁边一个声音跳出来就很突兀了。
对呀,刚才那阉竖。。。哦哦,不,是大监,中贵,中贵!刚才那位中贵临走时还说要去税务局传旨,这事还有税务局一脚。
税务局掌握百工、商铺的登记信息,哪些商号是卖什么的他们有第一手信息,税务局负责走访商号,再将初筛信息交给工部,不仅仅要找到皇帝陛下点名的马车避震机括,更要在全天下寻找能工巧匠造出来的新奇玩意儿供朝廷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