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二月,朝廷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祭祀大典。
朱元璋率百官共同参与,并派出太师李善长、太保徐达分祭天地。
表示倭国数典忘祖,对大明忘恩负义,肆意干涉大明朝政,意图颠覆大明政权,对如此狼子野心之辈,当重兵伐之,以儆效尤!
将此次出兵的正当理由告知天地后,他们又向天地请求护佑,以保此行伐倭顺利。
祭祀天地后,朱元璋亲自登台,主持了誓师大典。
“倭人残害我中原同胞,意图颠覆我大明朝纲,罪孽罄竹难书,此番征倭,一为代天降罚,诛除奸恶;二为彰显我大明天威;三为告慰受倭人残害的同胞,望我大明将士全军用命,诛尽倭恶,平安归来!”
背了一通誓师之辞,他正式点将道:“命秦王朱樉为征倭大将军,全权总领征倭大业!”
话音方落,朱樉已从百官中站了出来,郑重拱手领命。
在水师中锻炼一阵,朱樉的身形更加魁梧,身姿更加挺拔,较先前那直爽粗暴的憨傻皇子比,他现在成熟干练了许多。
朱樉登台,朱元璋立刻授其征倭大将军印鉴,并赐调派大军的兵符。
“此行率军出征海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望你时刻谨记,你乃我朱家皇儿,身负天家责任!”
朱元璋郑重叮嘱间,还不忘朝朱樉递了个眼色,暗令他路上老实行事,莫要托大疏慢。
毕竟朱樉虽然是名义上的征倭大将军,但真论行军打仗的经验,当然不比那些将领,比起战略机谋,他又远不及陆羽。
因此,早在昨晚,朱元璋就郑重警告过,要朱樉虚言纳听,戒骄戒躁。
这种话有损朱樉这皇子颜面,当然没必要拿到这公众场合上来说。
交代完朱樉,朱元璋继续点将:“命南安侯俞通源为左副将军,定远侯王弼为右副将军!”
俞通源是水师统领,这些年的备倭计划都是他一力执行,此次出征封他为左副将军自然是顺其自然的。
而右副将军,朱元璋本来打算让蓝玉来担任,毕竟蓝玉与朱标是亲戚关系,朱元璋要为朱标铺路,让蓝玉再立功是最好不过了,可惜的是平时在战场上勇猛的蓝玉居然晕船,最后没办法,只能选了定远侯王弼。
这二人听到命令,立即站出列来,领命谢恩。
从朱樉到这两员大将,倒都还合情合理,毕竟百官在朱元璋将朱樉扔去水师后,就有些猜测,此番征倭让他统领并不意外。
可接下来点到的将领,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令国子学祭酒陆羽,为军事参谋!”
朱元璋一声令下,可谓语出惊人。
参谋一职,早在唐朝便已有之,主要负责参详谋略,措置事务。
而军事参谋,顾名思义,谋划军事要务,其作用地位,大抵近乎于三国时期的各大谋臣。
这官职不难理解,可难叫人理解的是,为何要派陆羽前去。
陆羽虽然年纪轻轻便有机谋手段,可他毕竟从未参与过战事,让一个没有行军经验的人,前去充当军事谋臣,乍听之下的确不大靠谱。
可天子既有此令,想必别有心思,百官只好奇怀疑,却也不敢反对。
接下来,朱元璋又宣布了几员副将,分别是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以及大将俞通江。
俞通江是俞通源之弟,也素有军武经验,做副将出征自是再合适不过。
可朱棡、朱棣兄弟俩,竟也凑上这热闹,这倒叫百官好奇不已。
陛下当真是有胆气啊,一场仗竟派了三个儿子去,若真出了什么意外,三个儿子都没了,那可就太惨了。
不说朝堂要掀起多大风波,就连他朱天子的后宫,怕都要彻底炸窝了。
马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若一仗干没了仨,想也知道,朱元璋以后是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
事情还要从陆羽说起。
朱棡、朱棣二人从朱标口中听到陆羽要随军出征,便也动了心思,毕竟朱家这五个嫡子,除了老大、老五外,其余三个都是好打仗的主儿,否则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三人的封地也不会是边塞,成为镇守一方的塞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