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需要专门机器在极端条件下才能实现的操作,现在哪怕是在冰点温度下也能顺利完成了,并且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杂质或弱点。
整个过程就像先融化了再重塑一般:之前近乎圆形的设计改成了浑圆的一体式结构。
仅这样的转变,就已超出了当今制造业能达到的水平。要知道,制造类似产品至少需要数百公里宽的专业设施来进行一次性成型作业。
但更重要的是,不仅是外形发生了变革,内部的各种部件比如反应室、传感器还有机械系统都在同步进化中。
“快看!变了!”
无数观众透过屏幕见证了这场前所未见的奇迹。很多人以前觉得飞船不过是由聪明人通过人力硬拼出来的杰作;当看到这些由工程机器人打造的庞然大物时感到非常惊讶,还以为这一切都归功于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而已。
但现在,眼见这些装置正自主进化着,外观到内在都有翻天覆地般的改观,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里一样不可思议。
或许唯有特效才能做出这样震撼的效果吧?但实际情况却证明这是活生生摆在面前的事实。
这种突破不仅让人感到震撼不已,甚至改变了部分群体的世界观。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深厚学术背景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在现有工业标准下几乎不可能产生类似变化。
极具未来感的画面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识是多么局限、技艺又是何等陈旧落后!不少人因为看了这个片段决心重新投入力学与物理等相关知识领域深造。
话说回来,此时此刻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见证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改造工作是如何展开的。
果然不出所料,号推进器启动原子折叠技术。
这具庞大的推进器变形后出现了八个巨大的多用途手臂,它们承载着推进力源沿地面移动至附近的一个巨型矿山处。这里的塔吊还在运作中,而运输车队已经准备就绪、挖掘机械亦退场避让。
随后该装备利用其自带振动工具使接触区域无论是岩层或是植被皆转化为液体状流入离子反应堆内燃烧。
同时那些原本看似闲置的巨大起重装置也在几支机械手操控之下重新组装起来并与主机相融合。两者由于材质相似故少有浪费现象发生;残留物料同样被处理成液体注入引擎核心。
最终,在耀眼蓝光中等离子喷射口焕然一新、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站在地下观测站望去犹如点燃了一枚直入云霄的大火把。
至此,号成功改造完毕。新的外壳强度提升了好几倍足以抵御陨石撞击;底部伸出八条支撑性触角能够灵活行走还能开采矿产直接取消掉了原有复杂流程。
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专家们想起过去能源领域的演变历程。早期使用电力时煤炭开采-运输-发电之间要经历多个环节;而后随着科技进步逐步简化缩短周期提升效率诸如现场发电超高压输送之类的技术应运而生。
而现在只需一步操作即可达到冷核聚变目的,效率之高简直难以想象!
紧接着推进力喷嘴也加长了形似反向安装的三级火箭炮筒般矗立天空中足足数万米高。
地面设有速度远胜过飞机胶囊列车无需为空域留白空间。
“云端之炮”由此诞生了。这么多的大炮,不是一座,而是一万三千座!
至此,地球终于有了防卫能力!
“小行星带里有多少陨石想要撞向地球啊。”韶叶看着示意图上越来越近的小行星带,自言自语道。
之前因为地球没有攻击手段和防护设施,他对穿过小行星带还感到挺担忧的。
后来装上了防护盾后,顺利穿越小行星带的几率大幅提高。
喜欢地球遗弃?我反手改造成行星飞船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地球遗弃?我反手改造成行星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