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史记哪种好 > 第25章 李斯列传(第1页)

第25章 李斯列传(第1页)

话说李斯啊,这哥们儿是楚国的上蔡人。小时候呢,就在郡里当小吏,有天他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吃屎都吃得不安生,旁边还有狗和人时不时过来骚扰,吓得它们总是一惊一乍的。然后他又去粮仓看了看,哎呦喂,那里的老鼠简直就是在享福啊,吃着堆积如山的粮食,住在宽敞的大屋子里,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和狗打扰。李斯一看,这不就跟咱们人一样嘛,有能力的就像粮仓里的老鼠,过得舒舒服服;没能力的就像厕所里的老鼠,活得提心吊胆。于是他长叹一声:“唉,人的命运啊,就跟这老鼠一样,全看自己怎么混了!”

后来呢,李斯决定跟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打算出人头地。学成之后,他觉得楚王没啥前途,六国也都弱得跟小鸡仔似的,没啥可折腾的。于是他就打算西行去秦国碰碰运气。他辞别荀卿的时候说:“我听说啊,机遇来了就不能错过。现在正是各国争霸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游说之士大展拳脚的时候。秦王现在正打算一统天下,称帝治理,这就是咱们布衣翻身的好时机啊!要是老是在低贱的位置上混日子,不想着怎么建功立业,那就跟禽兽没啥区别了。所以啊,我打算去秦国游说秦王了。”

到了秦国之后呢,刚好赶上庄襄王驾崩。李斯就去找了当时的秦相文信侯吕不韦,想在他手下谋个差事。吕不韦一看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当了个郎官。李斯就开始了他的游说之路,他对秦王说:“要想成就大事啊,就得懂得利用别人的弱点。以前秦穆公那么牛,为啥没能一统六国呢?就是因为诸侯还太多,周朝的势力还没衰败。可是现在呢?自从秦孝公开始,周朝就越来越弱了,诸侯们也都忙着互相吞并。现在秦国这么强,大王您又这么英明,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把诸侯们都灭了,一统天下。这可是万年难遇的好时机啊!要是错过了,等诸侯们又强大了,再想统一就难了。”秦王一听,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就拜他为长史,按他的计策行事。

秦王还偷偷派了一些谋士带着金银财宝去游说各国诸侯。对于那些能用钱收买的名士呢,就重金收买;对于那些不肯低头的硬骨头呢,就直接用利剑刺死。这样一来呢,各国诸侯的君臣之间就离心离德了。然后秦王再派良将去攻打他们。就这样呢,秦王越来越信任李斯了,最后还拜他为客卿呢!

哈哈,说到这李斯啊,他可是个会玩儿的大咖!话说这韩国人郑国来秦国搞间谍活动,结果修了个灌溉渠,就被发现了。这下秦国的宗室大臣们可就不干了,纷纷跑到秦王面前告状:“大王啊,这些诸侯国派来的人,都是来秦国搞间谍的,咱们得把他们全赶出去!”李斯这哥们儿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上,他一听这事儿,立马就坐不住了,赶紧写了封奏折给秦王。

奏折里李斯是这么写的:“大王啊,我听说大臣们要驱逐外来客卿,我觉得这事儿有点过了。想当年,咱秦国的缪公,那可是个会用人的主儿。他西边从戎国找来了由余,东边从宛国弄来了百里奚,还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位大佬,都不是咱秦国人,但缪公用了他们,结果把二十个国家都给吞并了,让咱秦国在西边称霸。还有孝公,他用了商鞅变法,让咱秦国风气大变,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国家也富强了。诸侯国都服咱秦国,咱还打败了楚、魏两国,占了上千里的地。惠王用了张仪的计策,把三川之地给占了,西边并吞了巴、蜀,北边收了上郡,南边拿下了汉中,还控制了鄢、郢两地,东边占据了成皋的险要地势,割了那么多肥沃的土地。这些啊,都让六国联盟散了,他们都得向咱秦国称臣。还有昭王,他得了范睢,废了穰侯,逐了华阳君,加强了王室的力量,打压了贵族的势力,像蚕吃桑叶一样把诸侯国都给吞了,让咱秦国有了称帝的基础。这四位君主啊,都是靠了外来客卿的功劳才成就大业的。所以啊,这些外来客卿哪里对不起咱秦国了?要是他们当初不用这些外来客卿,那咱秦国哪会有今天的富强和强大呢?”

李斯接着写道:“大王您看,您现在用的那些宝贝,像昆仑山的玉、随侯珠、和氏璧、明月珠、太阿剑、纤离马、翠凤旗、灵鼍鼓,这些玩意儿都不是咱秦国产的,但您还是喜欢得不得了。要是说只有秦国产的东西才能用,那咱朝廷上就不能挂夜光璧了,犀牛角、象牙做的玩意儿也不能当玩具了,后宫里也不能有郑、卫的美女了,外面的马厩里也不能有骏马了,江南的金锡也不能用了,西蜀的颜料也不能采了。那些装饰后宫、愉悦大王您的,难道都得是秦国产的才行吗?那样的话,咱就不能用宛地的珍珠簪子、傅玑的耳环、阿缟的衣服、锦绣的装饰了,也不能有那些美丽动人的赵国美女陪在您身边了。大王您听听那击瓮、敲瓦罐、弹筝、拍大腿的声音,唱着呜呜的歌,那是咱秦国的音乐;而那些郑、卫、桑间、昭、虞、武、象的音乐,都是别国的。您现在喜欢听郑、卫的音乐,不喜欢听秦国的音乐;喜欢昭、虞的舞蹈,不喜欢看秦国的舞蹈。这是为啥呢?因为您觉得它们好听、好看,能让您开心。但是说到用人方面,您就不这么想了。不问能力大小,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赶走,是外来客卿就驱逐。这不明摆着是重珠宝音乐而轻人民嘛!这可不是让咱秦国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李斯可真是能说会道啊!他继续写道:

“各位,听说过没?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军队强壮士兵就勇猛。就像泰山不拒绝每一粒土壤,才能变得巍峨;河海不挑拣每一条细流,才能变得深邃;英明的君主不排斥任何人才,才能彰显其高尚的品德。因此,地域没有边界,民众不分国籍,四季都充满美好,连鬼神都降下福祉,这就是五帝、三王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啊!

可如今呢,秦国居然要把自己的百姓当资源送给敌国,把外来的宾客赶走,去帮别的诸侯国壮大势力。搞得天下的英才都吓得不敢往西边来,连脚都不敢踏进秦国一步。这不就是‘借刀杀人,还帮人家准备粮食’的愚蠢行为吗?

再说了,这世界上好东西多的是,不是只有秦国才有;忠心耿耿的人才也一大把,不是只有秦国才能培养出来。现在把客卿都赶走了,等于是在给敌国送资源,削弱自己的民众,去增强敌人的力量。这样一来,秦国内部空虚,外面还跟诸侯结下了仇怨,想要国家不陷入危机,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好在秦王英明,废除了驱逐客卿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并且采用了他的计谋。结果嘛,李斯一路高升,最后当上了廷尉。二十多年后,秦国终于一统天下,尊秦王为皇帝,李斯也当上了丞相。为了消除战乱的隐患,他废除了郡县的封地,销毁了兵器,明确表示不再使用。他还让秦国没有一寸土地是封给子弟的,也不让功臣成为诸侯。

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里摆了个酒宴,周青臣等博士仆射们纷纷歌颂始皇的威德。可这时候,齐国的淳于越却站出来进谏说:‘我听说啊,殷周的王朝能延续千余年,就是因为他们封子弟功臣为诸侯,作为国家的支柱。可现在陛下您统一天下,子弟却成了平民百姓。万一出现像田常、六卿那样的祸乱,陛下您身边没有辅佐的大臣,怎么来救援呢?历史上没有不学习古人却能长久的例子啊!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在当面阿谀奉承,加重陛下的过错,他们可不是忠臣啊!’

始皇一听这话,就把问题抛给了丞相李斯。李斯一听,觉得这淳于越就是个老古董,不懂变通,于是他就上书反驳说:‘古代天下大乱,没有人能统一,所以诸侯各自为政,说话都是拿古代的事情来攻击现在,用虚假的言辞来扰乱事实。人们都喜欢自己私下学的那一套,来非议朝廷的政策。现在陛下您统一天下,明确了是非黑白,确定了唯一的尊号。可这些搞私学的家伙们却还在那里非法议论朝政,一听到朝廷的命令,就各自用自己的私学来评议,在朝廷里心里不认同,出了朝廷就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以非议君主为荣耀,以标新立异为高明,带领着一帮人来制造谣言。如果不加以禁止,那君主的权威就会下降,结党营私的势力就会在下面形成。所以,禁止私学是势在必行的。我请求陛下下令,把所有那些讲文学、诗书、百家之言的书籍都收缴销毁。命令下达后三十天内不交的,就在脸上刺字发配去修城墙。不过,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可以不用交。如果有人还想学习,就让官吏来当老师。’

始皇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收缴了诗书百家之言的书籍,用来愚弄百姓,让天下人都没有办法用古代的事情来非议现在。他还明确了法律制度,制定了法令,都是以始皇的名义发布的。他还统一了文字,修建了遍布天下的离宫别馆。第二年,他又开始巡游四方,征服了四周的蛮夷之地。这一切啊,李斯都功不可没!”

话说李斯这哥们儿,一路风生水起,不仅他自己当上了丞相,连他儿子们也一个个飞黄腾达,长子李由都当上了三川守,其他儿子们也都娶了秦国的公主为妻,女儿们也都嫁给了秦国的公子们。这不,李由回咸阳休假,李斯在家设宴款待,百官们纷纷前来祝寿,门前车水马龙,那阵仗,简直了!

李斯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突然叹了口气,感慨道:“唉,我听荀子说过,‘物禁大盛’。我原本就是个上蔡的平民百姓,没想到如今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现在我的地位在人臣中已经无人能及,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但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我这富贵之路还能走多久呢?”

就在李斯感慨万分的时候,秦始皇这边也出了大事。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带着一帮人出去巡游,从会稽走到海边,再一路北上到琅邪。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都跟着去了。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长子扶苏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被派去上郡监军,蒙恬当他的将军。小儿子胡亥因为深受秦始皇宠爱,请求跟着一起去巡游,秦始皇也答应了。其他儿子们则一个都没带。

这一年的七月,秦始皇一行人到了沙丘,秦始皇突然病重。他让赵高写封信给公子扶苏,内容是:“把军队交给蒙恬,然后到咸阳来会合办理丧事。”信写好了,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秦始皇就驾崩了。这封信和玉玺都落在了赵高手里,只有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和几个宠幸的宦官知道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其他大臣们都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斯一看这情形,心里就琢磨开了:“皇上在外面驾崩,又没有明确的太子继位,这事儿得保密啊!”于是,他们就把秦始皇的尸体放在了一辆能通风透气的车子里,百官们像往常一样奏事、送饭,宦官们就在车子里代替秦始皇批示奏事。这秦始皇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直翻白眼!

哈哈,这赵高可真是狡猾啊,他手里拿着秦始皇给扶苏的信,心里却打起了另一番算盘。他悄悄找到胡亥说:“哎,皇帝驾崩了,可是遗嘱里只给了长子扶苏一封信,没提到封其他儿子为王。如果扶苏一到,立马就会成为皇帝,那你可就啥也捞不着了,咋整呢?”

胡亥一听,眉头紧锁:“这……我也没办法啊,我听说,明君懂得用臣,明父懂得用子。父亲既然没有封地给我们,那我们也无话可说。”

赵高嘴角一翘,笑着说:“话不能这么说。现在天下的权力,可都掌握在你、我,还有丞相手里。你得好好想想啊!你想想看,是受制于人好,还是制人好?这完全不是一码事嘛!”

胡亥犹豫了一下,说:“可是,废掉兄长立我为帝,这不义啊;不遵从父亲的遗诏,又怕死,这不孝啊;我自己能力有限,却硬要抢功,这不行啊。这三点都是违背道德的,天下人不会服我,我自己也危险,连祖宗的祭祀都保不住。”

赵高一听,连忙摇头:“哎呀,你错了。我听说商汤、周武王杀了他们的君主,天下人却称赞他们仁义,不认为他们不忠。卫国的国君杀了他的父亲,但卫国却记着他的功德,孔子还把他写进书里呢,不认为他不孝。所以啊,做事得看大局,别在小节上纠结。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是错过了,可就后悔莫及了!”

胡亥叹了口气:“可是现在皇帝刚驾崩,丧礼还没结束,这时候跟丞相提这事儿,不太合适吧?”

赵高急了:“哎呀,我的天啊!时机不等人啊!我们现在就得赶紧行动,晚了可就没戏了!”

胡亥一听赵高的话,觉得颇有道理,赵高趁热打铁地说:“这事儿不跟丞相李斯商量,恐怕难以成功。我这就去跟丞相好好合计合计。”

赵高找到李斯,一脸严肃地说:“陛下驾崩,本来应该赐给长子的遗诏,是让长子到咸阳会合丧事,并立为继承人。但现在遗诏还没发出去,陛下就驾崩了,这事儿还没人知道呢。现在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究竟立谁为太子,就看您和我怎么说了。您看这事儿该怎么办?”

李斯一听,顿时脸色一变,义正言辞地说:“你这不是亡国之言吗!这事儿哪是我们做臣子的能讨论的!”

赵高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丞相您自己掂量掂量,论能力、论功劳、论谋略、论天下人的口碑,还有长子的信任程度,您哪点比得上蒙恬?您要是想继续当丞相,保住您的通侯之位,可得好好想想了。”

李斯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我确实都不如蒙恬,但你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

赵高摇了摇头:“丞相您想想,我在宫里干了二十多年,从来没见过哪个丞相功臣能安然度过二世皇帝的。皇帝那么多儿子,您都清楚。长子刚毅勇猛,信人奋士,要是他继位,肯定用蒙恬当丞相,到时候您可就回老家吃自己去了。我教胡亥学习法律事务多年,从没见过他有过失。他慈仁笃厚,轻财重士,秦国的皇子们没一个比得上的,他才是合适的继承人。您可得好好想想啊。”

李斯眉头紧锁:“你这是要让我背叛先皇的遗愿啊!我身为臣子,只能听从上天的安排,哪里能自己定主意?”

赵高微微一笑:“危险可以变为安全,安全也可以变为危险。您要是犹豫不决,怎么能称得上是圣人呢?您想想,您本来就是个上蔡的平民百姓,现在成了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享尽荣华富贵。陛下把国家的存亡安危都托付给您了,您怎么能辜负他的期望呢?忠臣不怕死,孝子不怕危险,各守其职才是正道。您就别再犹豫了,听我的,保证您和您的子孙都长享富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