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日夜,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下了一场大雨。9月2日,碧空如洗,初秋的田野绿中透着金黄,与远处的大海相映生辉。中午12时左右,塔岭镇小寺村七岁的潘某和六岁的唐某结伴而行,兴高采烈地到村幼儿班上学。这是两个聪明而漂亮的小女孩儿,她俩蝴蝶般飞舞在山野的小路上,从家走到学校大门大约要走三里的路程。唐某手里拿着一穗苞米,边走边像小羊那样歪着小脑袋啃着,路边的青纱帐和满布树丛的沟沟壑壑两个孩子一点也不介意。
一般来说,下午4时左右两个孩子应该放学回家,大约等了一个小时还没回来,家长便到学校去找。老师也感到惊讶,说:“中午放学回家,两个孩子再没有返校。”
家长们忧心忡忡地开始寻找,找遍了孩子经常玩耍的地方和亲戚家,仍没见到踪影。天很快黑了,两个女孩儿失踪的消息惊动了村子里的乡亲,许许多多的人走出家门帮助寻找。人们踩着泥泞的大地,呼喊着,寻觅着,孩子的家长流着泪呼唤着孩子的名字。
第二天上午,寻找子女孩儿的队伍又扩大了许多人,在绝望的情况下孩子的家长到派出所报了警。8时左右,在小寺村北面距路边仅六米远的苞米地里找到了两个小女孩的尸体。尸体半裸,头西脚东,呈仰卧状浸在水中,惨不忍睹。
这是大连市多年来罕见的强奸杀害幼女的惨案。一时间惨案震惊了小寺村和周围乡村,数千名义愤填膺的群众黑压压涌向现场。人们面色愤慨、惊惧、忧郁,所有的目光像钉子一样盯着现场的中心,和天上的太阳一起火辣辣地炙烤着参战的干警。
现场勘查异常艰难,昨夜又下了一阵大雨,将罪犯的踪迹冲刷得荡然无存。尽管如此,勘查人员仍在现场的泥泞中一寸一寸地寻找蛛丝马迹。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勘查员王成凯终于在泥泞和苞米的败叶中找到了一根不足三厘米长的毛发,为以后的侦破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案情分析会在现场举行。经过分析论证,认为:
1、作案分子心狠手辣,作案现场离路很近,违反正常犯罪心理,罪犯可能是酒后或智力不全者。
2、有群众反映,发案的中午现场附近曾停有一辆“28”型自行车,车前的铁丝篮内放着一个黑色提包,如这辆自行车是罪犯的,那么说明:罪犯属路遇作案,不是蓄意守候;罪犯可能住在附近,而不是流窜犯。
3、罪犯将小女孩儿强奸后杀死,可能是熟人,目的是杀人灭口。
4、现场留有犯罪分子模糊的板鞋或拖鞋痕迹,犯罪分子可能是街头常见的那种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并有前科劣迹。
鉴于此,指挥部决定打破警种界限,调集大批警力作战。工作的重点是小寺村周围的11个屯,距离现场最近的潘家沟、姜崴子、侯屯是重点中的重点。每两名干警负责一个屯,挨门逐户进行走访调查,发动群众揭发检举。特别是注意有作案时间的、有流氓劣迹的;在9月2日中午路经发案地附近的、在发案前后有情绪反常的等等。
指挥部一声令下,60多名干警立即兵分数路深入到群众中去。至此,侦破”9。02“特大强奸杀人案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各种座谈会在连续不断地进行,深入到各村屯的干警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地敲开一扇扇群众家的门。人心惶惶,许多家长一天三次护送孩子上学,在护送时有的家长甚至拿着棍棒等自卫工具,一些年轻女子在山路上遇见陌生男子便顿时紧张起来。群众对破案非常关心,许多人或明或暗地找到公安人员反映情况,提供线索,盼着早日破案,严惩凶手。
一切都是快节奏的,紧张中有着一丝不苟的周密。干警和群众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充满义愤的大军,在茫茫的人海里搜寻那只十恶不赦的禽兽。
晚上6时,各路风尘仆仆的人马汇集于指挥部,昏黄的灯光下,个个表情沉重,面容疲惫。在蒸腾的烟雾中,42岁的刁连文副局长皱着两条蚕眉在记录,只一天之间他仿佛变成了饱经风霜的小老头。作为主管副局长,他的压力比谁都大。他瞅着同志们的沉重样子,脑子里出现现场上的惨象,心里想:此案不破,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第一天的调查摸底得到如下情况:
发案时路过现场的潘家沟的潘某,侯屯的刘某。潘某说当天在发案地附近看见两个小姑娘往学校的方向走,在现场东100米左右的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并且还看见一辆自行车往东走。
刘某30多岁,当公安人员找到刘某核实这一情况时,刘某支支吾吾,似心中有鬼。
9月2日是农历8月初6,有12条船上的14名渔民中午时分路过发案地上船,然后经大连到渤海湾捕鱼,那么这其中是否有罪犯呢?是否有人在现场看见了什么呢?
必须火速派员赶到大连老虎滩渔港堵住这些渔民进行走访核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9月4日是马不停蹄的一天。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对已“捞”上来的对象要加紧排查,对已圈定在范围内的人要定位定时,要进户见人,要“水落石出”。重点仍然是距离发案地最近的潘家沟、姜崴子、侯屯。对从被害小女孩儿家到发案地要逐段路访。要继续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以扩大线索。凌晨5时,刑警队副队长张克文率领侦查员谢东、李宝征等驱车赶赴大连老虎滩渔港,以堵住进港加油加水的渔民进行查访。
这是一场硬仗,虽然没有硝烟,但黄海岸边的这几个祥和的小渔村猛然间充满了战斗的气氛。警车、摩托车、自行车昼夜川流不息,成千上万双眼睛眼巴巴地瞅着设在小寺村的指挥部那间小屋里的灯光,公安人员走到哪里群众的眼睛就跟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