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特种兵穿越大夏傻子三皇子 > 第103章 丞相之改革(第1页)

第103章 丞相之改革(第1页)

随着京城红薯栽种的兴起,一股热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效仿,竞相栽种红薯。袁鹰引领大家开垦荒地种红薯,确保在不占用耕地种植主粮的前提下,实现农作物的多样化种植。

百姓对这无根无系的红薯藤抱有极大的怀疑,但每个人还是极其认真的态度种植。如果真如朝廷所说亩产能达到400石,那大家就都能填饱肚子了。

康仁帝颁布圣旨,严令全国各地之红薯,一律不得出口,违令者杀无赦。大夏短粮同样周边国家一样短粮。在古代,粮食乃立国之本,掌握粮源者,便如同掌握了先机与主动权,其势足以问鼎天下,称霸一方。

袁鹰身为现代人,内心自然希望全天下人都不饿肚子。但她既然成了大夏的丞相,她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无奈。她虽有心济世,却也需遵循国家的法令与大局的考量。

红薯尽数移栽到了地里,袁鹰的心也随之安定下来。她向康仁帝力荐罗怀安担任户部尚书之职,并顺利地将户部事务移交给罗怀安,罗怀安刚正无私的品性,正是户部之所需。随后,袁鹰也正式踏入了政事堂,担起丞相之重任。

上任之初,袁鹰首先便是上书康仁帝请求调整早朝时辰。想想,大风大雪、天寒地冻的腊月底的京城,几乎是滴水成冰了,一群六七十多的老头子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冒着风雪,天还没亮,顶着星星月亮,赶到皇城前等着入朝,冻得瑟瑟发抖。。。。。。

这完全没有必要,在现代部队里的起床时间比其他行业都早也是六点起。正式上班时间也是早上八点。

说实在的五点钟站于朝堂上,许多人都没睡醒,脑子还留在家里,并没有什么效率可言。

所以调整早朝时间,实为体恤老臣、提升朝政效率。

朝堂之上,康仁帝翻着袁鹰的折子问道:“袁爱卿,为何要调这早朝时间?”

袁鹰上前道:“回皇上,臣以为,国之治理,首在人心,次在体力。念及皇上龙体之安,加之朝中元老皆为朝廷栋梁,历经岁月沧桑,风霜洗礼。

但寒冬腊月,凌晨之时,天寒地冻,实非养生之道,亦难保诸位大人精神饱满,以应国事。

故臣斗胆提议,将早朝时辰延后至辰时,这样群臣得以充足休息,一天才神清气爽,方能集思广益,为国为民,尽忠职守。”

袁鹰此话一出,很快便在朝堂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史部尚书立刻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袁大人言之有理。早朝时间过早,确实对大臣们的身体不利。而且,如此一来,大臣们也能有更多时间处理政务,提高工作效率。”

但也有一些反对的,周太傅上前道:“皇上,自古圣帝明王必以克敬克勤为德,早朝者,勤政之第一事也。此乃先祖所传留,怎能随意更改。”

康仁帝微微皱眉,看向袁鹰道:“袁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早朝时间乃祖宗所定,轻易更改,恐怕不妥。”

袁鹰闻言,不慌不忙,继续进言:“皇上圣明,然时移世易,祖宗之法虽不可轻废,却也需顺应时势,灵活变通。

臣闻古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需细火慢炖,方能入味。朝中老臣,皆乃国家之瑰宝,若因严寒而损其体,进而失其智,岂非国家之失?

再者,臣以为,勤政非在早晚,而在心之诚、行之实。若群臣皆能以饱满之精神,投入国事,则何愁朝政不兴,国家不强呢?”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康仁帝沉思片刻后,决定道:“既然如此,不妨一试。就依袁爱卿所奏,将早朝时间调整至辰时。若有成效,再行定论。”

众臣闻听此言,皆无异议,纷纷俯首叩拜,齐声赞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