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带着爹妈穿七零追书网 > 4送水(第1页)

4送水(第1页)

队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最羡慕马蕙兰的有两点。一是她会投胎,爹和兄弟有本事就算了,马家还疼女儿。

和她同龄的姑娘帮家里干活的时候,她却跟着弟弟去公社念书。等到要嫁人的年纪,她不愿意,马家愣是留她留到二十!结婚后更离谱,婆家不在跟前,进门就当家做主,娘家三五不时补贴,连房子都给盖好了!

说什么苏知青出的钱,苏知青来他们前进大队多少年了,他家里每月寄不寄东西,他们还不知道吗?

这第二,哪个姑娘家没想过嫁个长得俊的?可偏偏马蕙兰就能如愿。

苏知青人不仅长得斯文,还是个高中生,能写诗会吹口琴,简直就是十里八乡大姑娘们的梦中情人。

当年他才下乡,队里就有不少人去看,也有大胆的姑娘家你崴个脚我送个鸡蛋,可苏知青一个也没答应。大家都说苏知青不想找乡下姑娘,结果几年后,她们都嫁人了,苏知青竟然娶了马蕙兰?

这叫大家怎么不羡慕嫉妒?

苏知青温温和和,不像队里的男人,天天连脚都不洗,脾气上来还动手。苏知青和她们男人站一块儿,就像粗粮饼窝窝头里混进个白面馒头,白白嫩嫩,看着就让人多吃碗饭。

这些女人以前羡慕嫉妒,眼看着被羡慕的人出了事,她们心里莫名的舒爽。

早前,苏知青一直不回来,她们就私下嘀咕“苏知青是不是不要马蕙兰了?”,等马蕙兰追过去,她们又笑话“马蕙兰连个男人都留不住?”,还站在道德高点谴责马蕙兰心狠,“一个当妈的,连孩子都不要!”

还有人放马后炮,什么“早看出来知青不靠谱,还不如找个农村汉子,白天能挣工分养活媳妇孩子,晚上还能暖被窝。”,什么“马蕙兰一个乡下姑娘还想高攀当城里人,鸡飞蛋打了吧。”

仿佛自个儿就多识时务多明智似的。

直到苏长河和马蕙兰回来,人家说,“你们看走眼了吧?”这些人一副你不懂的样子,“指定还得走,心都不在她们母女身上。”

总之就是巴不得马家再闹一场,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今天马蕙兰来上工,时不时就有人扯着关心的旗子八卦。有问,“你那城里婆家怎么样啊?你新媳妇第一次上门,有没有招待你沪市特产啊?”

这是想打听她城里婆家有没有认她。

还有说:“蕙兰啊这男人还是得看紧,苏知青年轻,又是大城市的人,你啊,还是得给他生个儿子……”

这是认定了苏长河抛妻弃女,想从她这儿套话的。

这些人欺负年轻媳妇脸皮薄,马蕙兰却没想满足她们的好奇心和八卦欲,她随便扯了个话题,“城里啊,当然好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马老太太换工过来的时候,一帮人还听得津津有味,那可是沪市,她们中绝大多数人连省城都没去过,何况是沪市,谁不好奇?

等马蕙兰说完好一会儿,她们还在回味。回味着回味着,突然发现,不对啊,她们的问题,马蕙兰一个也没说啊!

有人瞅瞅马蕙兰,脸色正常,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婆家冷待的意思,难道真没有?

不,肯定是装的!

这人心道,马蕙兰心里指不定多苦,谁叫她肚子不争气,这么多年就生了丫头片子,要是像她们一样,多生几个儿子,婆家还能不看在孙子的面上?

这个媳妇看着年纪大,其实只比马蕙兰大两岁,她就是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挖野菜打猪草,看着马蕙兰去上学的队里其他姑娘中的一个。

年轻的时候,这个媳妇也想过未来男人是个像苏知青那样俊的人,可惜她家和马家不一样。她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在她家,丫头片子不值钱。她爹妈为了多要点彩礼,把她嫁给现在的男人,一个不到一米七、脸上还有麻子的男人。

那男人长得不好,脾气也不好,刚结婚那两年,动不动就动手。她婆婆也防她防贼似的。后来她肚子争气,一连儿生了五个儿子。自此,她的腰杆彻底硬起来,男人不敢动手,连婆婆也让着她。

在她心里,生了五个儿子就是她最骄傲的事,是她唯一比过马蕙兰的地方。

然而此时,十个八个儿子好像都没有人家一个小丫头片子贴心。她儿子见了妈只喊妈饭好了吗、妈大哥多吃了一口、妈我衣服烂了……

从来没有哪个儿子在她上工的时候送过水,问一句累不累。别说上工的时候,就是在家里也没有,有次她病了,几个小子把饭吃得干干净净,一口都没给她留。五个儿子,没有一个人想起她来。

这媳妇心里酸,也不知道是安慰自己,还是嘴硬,很不屑地说道:“丫头片子光会讨好人,等以后,我们家五个小子挣工分,家里粮食堆满仓,看马蕙兰家小丫头片子顶个屁用!”

苏月不知道有人酸她妈,她正和她妈说:“一个是盐糖水,补充能量,一个是白开水,解渴。”

马蕙兰看她一副求表扬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不错,盐糖水比例刚刚好。”

“那是!都是按你说过的比例配的。妈,竹筒里还有吗?”苏月看了看,又从另外两筒倒了一些进去,“妈,你拿去给外婆和大舅妈喝点,我去给我爸送水。”

“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