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张恪便起程去往南定城的清江督造船厂视察。目前,虽然船厂的行政关系上,依然是隶属于水部舟楫署的。不过由于皇帝及郭守敬的默许,船厂的业务主管其实已经变成市舶使,也就是张恪了。这种事儿,自然是不合规矩的,但左右不过是间船厂,给了也就给了。反正清江船厂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了制造海船上,如果不把它的主管权转移给市舶司的话,那会造成极大的不便的:干着市舶司派的活,却又要事事向舟楫署请示,那就啥事都耽误了。
当张恪走进清江造船厂时,郑浩看着这个年轻人,也不免感慨万千:去年见面时,大家还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一转眼,人家就变成自己的上司了,世事之离奇,让人措不及防啊!
“郑主事,咱们又见面了。”
“下官参见张大人。听说大人前日便到了青龙城,下官正想着去拜会了,没想到大人却先到船厂来了。大人勤于政务,下官敬佩之至。”
“职责所在,未敢懈怠啊!好了,不说这些了,本官此行是为了了解造船厂的诸项事宜的,还要烦请郑主事不吝辛苦,带我去考察学习一番。”
这个张大人倒是学到了郭部堂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不说废话,直奔主题了。也好,这样的人才是干实事的官。因此,郑浩并没有什么不满,而是欣然的躬身一礼后,带着他往船坞而去。
一边走着,郑浩一边介绍船厂的情况。他自然知道张恪对于造船之事是个外行,因此尽量用一些一般人能听懂的词汇来介绍。目前的清江督造船厂有工匠五百多人,大小厂区六个,大小船坞八个。自年初接到郭守敬的命令后,便开始为制造海船而做着准备了。经过对原有船坞的改造,目前而言,清江船厂已经能够同时开建两艘海船了。随着第一艘海船的成功下水,工匠们积累了经验,造船的速度会加快,可以说:只要材料跟得上,清江船厂便可以以平均一个月建造一艘海船的速度,不断造出船来。这样的效率,在郑浩看来,已经是极为高效的,放眼整个人朝,怕是找不出来第二家的。而且,其他的船厂造的还是行驶于内河的小船,这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郑浩介绍到这些事情时,自然也是非常得意的。然而,张恪听完后,却是摇了摇头,道:“不,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郑浩闻言,心里面既讶异,同时也难免有些不服气:这还不够吗?你这小子,到底是有多大的胃口啊?
张恪也没有和他打什么哑谜,随后便将自己的设想一一道出。依照张恪的想法:
未来几年内,出海的船队规模,每一支都应该有上百艘船,上万海员;而这样的船队人朝应该每年都有两到三支,能够出一次海,再加上回港整休的,应该常备五到六支远洋船队的。这样子对海船的需求量就是五百艘以上了。照这么算的话,如今一个月才造一艘的话,那五百艘得造到猴年马月啊。
郑浩心说:几年之内,就要造五百艘海船?开玩笑的吧?只是如今站在眼前的可是他的直属上官,他也不敢随便否定他的话,但还是忍不住提出了疑问:“几年内,就要造出来五百艘海船,就算资金和人员问题可以克服,那木料怎么解决呢?大人有所不知,目前造船所用的木材,大都为杉木,松木,橡木等。这些木料做小船行驶于江河之中,还行。但若用来造大海船,其实是不太适合的,因为经不起巨浪冲击,若是万一触礁的话,更是触之则碎。咱们船厂刚刚造好的那一艘海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关键部位和重要部件上还必须要用硬木来造。比如檀木,黄花梨木等,可是那玩意儿不仅贵,而且加工起来,费时费力,而且硬木重木一般都比较难寻到,大料、好料更是难得。所以,大人若想在几年内就造出五百艘合格的海船,那么其它的先不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
张恪点了点头,道:“此事我已知道。为此,也早就有所安排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适合造船的木料大量供给的。”
郑浩狐疑地看着他:是不是真的啊?要说在这造船界,对木料的了解,我还真没服过谁呢!连我都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困难重重,你一个连造船都不懂的小年轻,凭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啊?这玩意儿,总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吧?
张恪见他一脸的不信,便笑道:“咱们这儿缺少合适的木料,但不能代表其它地方也没有吧。郑主事,还记得汪大渊吗?”
“自然记得,有关这个人的线索还是去年下官提供给大人的。啊?莫非,大人找到他了?听说这人也是做木材生意的,而且当初他来我们船厂订造大海船,听说就是因为在海外发现了好木料,要用大船去把它们拉回来的,这就难怪了。”
张恪摇了摇头,道:“汪大渊已经故去多年了,此事另有隐情,以后有机会再细说吧。总之,郑主事不用担心,很快你就有大量适合造大船的木料了,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扩张产能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浩兴奋又自信的道:“大人放心,只要木枓供应得上,我定然不负大人所托的。”
一行人接着便一起来到了岸边。看着码头外停靠着那一艘新造好的海船,张恪直接上到船上,仔细看了起来。郑浩跟在后面,继续为他解说。
“一艘船,从选料开始,还需要经历一百多道工序:起龙头,安龙骨,安肋骨,安船梁,封船身,铺甲板,安船楼,填油灰……,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才能造出安全又耐用的船来。”
张恪边听边看,这艘船完全是按照汪大渊的海船仿造的,无论是船形,大小,甚至是桅杆数量都是一模一样的。经实际测量,这艘船长二十五丈,宽十二丈,有五桅,载重量约两百万斤。闻着船上还没有完全散掉的桐油味,张恪却是心情大好。自从去年,在望海楼上,看到巨鲸背上的人影后,张恪便开始产生了要造船出海,探索深蓝之处的想法。虽然后来证实了那个人影其实就是红红公主,如今更是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盟友了。但这个想法,却是没有改变的。因为相比于对陆地的了解,海洋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其他的文明,人朝对此是一无所知的,张恪有着对未知的恐惧。不去认真探索一番的话,他始终难以放下心情来。只是,这种担心对其他人而言,多少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了,想要因为自己的一个毫无根据的担忧,就大费周章的造大船,下大洋,显然也有点儿戏了,多半会被认为是在劳民伤财的,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同意这么做的。为此,张恪才绕了个圈子,以开展海贸的名义,用商业利益捆绑了他们,支持他出海。如今,这一切在慢慢的实现了,心情大好下,就连那股子桐油味,都显得没有那么刺鼻了。
郑浩自然不知道张恪的这些心潮起伏的,只是也多少感觉到这位大人似乎心情大好了,这也让他稍松了口气。自他履任这家船厂主事以来,尽管他兢兢业业的,但实际上船厂却可以说是一直都处于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的。郑浩相信,若不是他在做着这个主事,换个人的话,估计这家船厂早就关门大吉了。而自从去年张恪跟随郭部堂忽然来此参观后,事情就慢慢的在起变化了。尤其今日听张大人的一番话后,他预感到,船厂即将迎来一次发展的良机了。从小生于船厂,长于船厂,他对船厂的感情,不言而喻。但看着它始终半死不活的,心里面自然也是极其难受的,然而他只是一个八品主事,并没有什么能力改变什么。为了这几百个船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他也只能想尽办法艰难的维持着。而如今,新的时代正要到来,想想都令人兴奋啊,他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喜欢小族长的奋斗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小族长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