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元妃传壹 > 第三十五章 恩义绝1(第1页)

第三十五章 恩义绝1(第1页)

韦锡一案自有京兆尹审查,为何仍有诸多异议?”奕澈蹙眉,语中已含愠怒。

岐广王亦浣毫无畏色,直言道:“回陛下,韦锡乃是臣麾下强将,位次又在京兆尹之上,由京兆尹来审恐有不妥。”

“臣以为殿下此言差矣,”大理寺卿刘勋出言道,“陛下已将韦锡停职候审,即便仍有官职在身,也不妨碍京兆尹审查。韦锡虽在殿下麾下,但也朝廷命官。既是在京中任职,配合京兆尹查案也是职责所在,有何审不得查不得的?”

这些天刘勋对此案紧追不放,为此亦浣恼怒不已,对刘勋自然没有好脸色,便道,“刘大人在朝为官,也当知权位有别,尊卑有序。京兆尹虽有审案之责,但毕竟官品束缚。此案涉及朝廷命官,自当另辟蹊径。”

“殿下此言甚合情理,”刘勋恭谨不减,对奕澈道,“是臣疏漏了。既然京兆尹审案不妥,此案由大理寺呈报,臣请陛下,将此案由大理寺主审!”

“胡闹!”亦浣横眉倒竖,“大理寺掌刑狱之事,即便要审,也该是定罪之下狱后,有证据不明之处提人重审,韦锡尚未定罪,岂有大理寺插手的道理?”

奕澈心知亦浣有心回护韦氏,便道:“京兆尹审不得、大理寺也审不得,岐广王究竟是何意?小小韦氏,难道要朕动用三司会审吗?”

“臣不敢,”亦浣心中一惊,三司会审可并非儿戏,只怕不光眼前的案子,就连以往旧事只怕也会事无巨细禀奏天听,忙道:“臣的意思是,韦氏一案不足为提,岂敢劳烦大理寺,既是韦锡在臣麾下,臣自当代劳。”

“陛下,”刘勋心中冷笑,只是面上依然恭恪守礼道,“岐广王殿下掌管京城半数兵力,只怕分身乏术。臣是陛下亲任大理寺卿,审理案件是臣职责所在,自当为朝尽心,不敢疏漏。”

“刘大人所言有理,”亦浣还欲再言,柳朝庸侧出一步抢言道,“此案本是案情明晰,既然岐广王殿下反对由京兆尹审理,移交大理寺也无不可,再不济,也有吏部随时候旨,岂能为岐广王殿下徒添烦忧?更何况韦锡在岐广王殿下麾下,如今犯案,殿下也该避嫌才是。”

柳朝庸只“避嫌”二字,便让亦浣难以反驳,奕澈心中赞赏,嗯了一声道:“兵部怎么说?”

韦锡身为武官,兵籍资料皆在兵部,若要审查,自然要兵部调出兵籍。只是举手之劳,本无兵部牵涉,只是兵部尚书高衍与亦浣过于亲厚,奕澈特意询他的意见,不过是看他的表现罢了。

“呃…”高衍骑虎难下,眼尾扫在亦浣身上,隐有纠结之色,只是奕澈询问,不敢迟疑,当即回道:“韦锡一应文书案卷,臣自当移交大理寺,不敢拖延。”

“甚好,”奕澈应声,“韦锡一案就交由大理寺处置,吏部、兵部协助,现下可还有异议?”

众臣齐道:“陛下圣明。”

江海胜见片刻寂然,宣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众臣无声,江海胜又宣:“退朝——”

下朝后奕澈心绪不佳,便径自往承光殿去。且说安檀这处,因着前一日奕澈留宿合欢宫,安檀便忖着大约是顾之湄已替韦娉之求过恩赦,只是圣旨未下,安檀倒是觉着还有余地,便早早拾掇了去建章宫候着,约摸着一炷香的时间,安檀便遥见奕澈的銮驾归来,出门相迎。

奕澈面上有难掩的疲惫,见安檀在殿前行礼面色稍显慰藉,温道:“你来了?”

安檀见过礼便起身挽着奕澈入殿,笑道:“入了春能用的糕点也多了些,御膳房的点心吃的续了,檀儿给澈郎换换口味。”

“檀儿有心了,只是朕现下没甚胃口,先搁着吧。”奕澈应了一声抬手去摘那十二旒的冕冠,显见的烦躁。安檀看在眼里,道一句:“檀儿来吧。”言罢在奕澈身前忙踮脚去取他冕上的金笄,奕澈见状一笑,阴鸷一扫而空。由着安檀把冕摘下,又换了常服,才安然坐下。

安檀在奕澈身后为他重新束了发,又换了玉冠,才道:“檀儿瞧着澈郎很是气恼,可是朝上有什么要紧事?”

“还不是因为亦浣!”不提则以,安檀不过一句话,奕澈眉间便隐隐含怒,“朕本已将韦锡停职待审,亦浣有意维护,公然与京兆尹府、大理寺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兵部对亦浣更是畏惧如虎,处理韦锡一事亦是投鼠忌器,兵部究竟是朕的兵部,还是岐广王的兵部?!”

奕澈本是恼怒亦浣,将兵部一并责骂,大约是兵部拖延之顾。安檀心中估摸着,温声劝道:“大理寺卿刘勋大人公正严明,必会秉公办理,澈郎安心。至于兵部,高衍大人是王爷一手提拔,想来也有所忌惮,倒也怪不得他们。岐广王到底是澈郎的兄长,兵部不敢招惹也是寻常,澈郎何至于为此气恼伤身?”

“他可还记得他是朕的兄弟?!”奕澈提及亦浣,气就不打一处来,怒道,“平日里居功自傲,不曾将朝臣放在眼中,这便也罢了。如今韦锡犯案,他也有御下不严之过,竟也毫无悔过之心,当众维护。当真是手握半数京城兵力,不将朕放在眼中了吗?!”

安檀眉心一跳,心中惊诧,疑道:“檀儿虽知五王与八王手握上京重兵,却不知这样多。”

奕澈既怒且愁,眉头紧蹙道:“朕举事事成后掌握皇城禁军与上京全数兵力,因诸事繁杂,亦浣与亦洵于朕登基有功,为取信宗亲与朝臣,朕必须有所表态。为此将上京兵力除禁军以外分为两部,一部交由亦浣,另一部交由亦洵,而禁军由朕统领。”

涉及军事,安檀有所不能及,只蹙眉道:“京城的将士大多是澈郎当日起事时便跟随澈郎,自是忠心不二,岐山王与安旻王虽是皇亲贵胄,如何能服众?”

奕澈叹气道:“朕带兵起事自锦州起,事成之后收编大量上京与京郊兵力。但亦浣是在京中起兵,朕的兵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锦州将士虽衷心,但大多都有妻儿老小,依照其意愿调回锦州了。愿留在京中任职者并非多数,重新编制收归后,竟也是七零八落,不复当日。”

奕澈登基并非正统,从诸王手中夺得天下何其凶险,难免有无奈之处,相比此事如今也是奕澈心头顽石,安檀了然道:“当年上京腥风血雨,檀儿身在府中也能想见一二,至于岐广王,想必是对澈郎襄助甚多,否则,澈郎也不会重用他麾下的韦锡。”

“是,”奕澈道,“朕重用韦锡,一来,是因韦娉之为朕庶妃可为牵制,二来也是因他在岐广王麾下,可为朕探查亦浣的一举一动。这个韦锡也算是个人才,凭着几分才智竟能让岐广王在最后关头放弃帝位。”

安檀方知刚入宫时,奕澈何以那般宠幸韦氏,心中疑惑瞬时开解,心绪稍舒,思虑片刻,又觉有不妥之处,只粘着心头不适,便直言道:“如此看来,韦锡也确不负功臣之名。只是檀儿心中不解,于岐广王而言,韦锡这般算计他,实非贤臣之举。如今可得岐广王这般维护,倒也稀奇。”

安檀仿佛一语中的,奕澈眉心有凝重之色,心中惊疑,缓缓道:“朕举事之前便已迎娶韦氏,朕与韦锡之间的关系,亦浣心知肚明。亦浣并非胸襟宽阔、不拘小节之人,如此信任韦锡,又如此犯险维护,只怕是他们二人…”

“只怕他们二人在宫破当日,便另留后路。”安檀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周身寒凉。虽已冒犯,但安檀顾不得这些,匆忙问道道:“容檀儿僭越,敢问皇上,是否全然相信岐广王?”

“老五…”奕澈也忧于方才推论,只凉声道:“老五野心颇大,当年夺嫡之争,老三撤兵之后,老五也欲探皇位,只是他到底晚了一步,才卑躬屈膝,拥朕为帝。他手下兵力众多,既已让贤,所求便只是权贵,朕不得不允。故而除了他麾下一部,另将部分兵力收归于亦洵麾下与他分庭抗礼,再加上朕在京中五万禁军,他不敢轻举妄动。但若是论全然相信,登基以来,朕何尝全然信过他?”

曾经同争帝位之人,岂能相容?安檀静默,片刻垂眸缓缓道:“既然当日分权于岐广王与安旻王实属无奈之举,非澈郎所愿,如今也该顺从澈郎心意,有所防备。”

奕澈瞳光一闪,已明白安檀用意,只是牵连颇广,不可擅动,只凝眸沉思,眼中仍有犹疑之色,道:“朕定不会掉以轻心。”

这几分犹疑落在安檀眼中,安檀便已有了计较。思及昔日夺嫡之争何等惨烈,安檀不曾亲眼见到,亦能想见几分。奕澈本是纯孝怀善之人,除却帝王忧虑,所惜之事不过是兄弟情义,否则,也不会轻易宽恕当年兵戈相见的三王与废帝亦润。

正欲劝慰,只听江海胜在外叩门禀报:“皇上,大理寺卿刘勋大人求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